新生机主义文化史研究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 年 第 08 卷第 06 期, 页码:20 - 27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由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和德国哲学家杜里舒所创立的新生机主义文化史观认为,文化史的发展就是自由生长,其动因在于事物内在的“本能”;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就是知识,其任务是揭示历史的进步,而其方法是“理智的同情”。“五四”运动期间,新生机主义传入中国。朱谦之和张东荪运用新生机主义的文化史研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史,撰写出了中国文化史学史上真正的理论专著《历史哲学》、《文化哲学》和《知识与文化》。
①柏格森有《时间与自由意识》、《物质与记忆》、《创造的进化》、《心力》等著作问世。
②柏格森:《创化论》,张东荪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245~288页。
③⑤⑥李石岑:《柏格森哲学之解释与批判》,《民铎杂志》,1921年第3卷第1期“柏格森专号”。
④冯友兰:《柏格森的哲学方法》,《民铎杂志》,1921年第3卷第1期“柏格森专号”。
⑦杜里舒(Driesch)著作甚丰,有《生机体之哲学》、《生机主义史》、《实生论大旨》、《系统哲学》等著作问世。
⑧⑨10111315161718192122232425263034朱谦之:《历史哲学》,上海泰东书局1926年版,第6~9、17、18、13、50、49、72~74、65~66、14~15、172、15、98~99、163、166~167、173、24~25、183~184、233~234、86页。
12杜里舒:《杜里舒讲演录.生机体之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82页。
14杜里舒:《杜里舒讲演录.系统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134~136页。
202627303132朱谦之:《文化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37~38、53~54、152、158、180页。
353637383940414243张东荪:《知识与文化》,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43~45、59、77、79、85、99~102、236~237、147~156页。
②柏格森:《创化论》,张东荪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版,第245~288页。
③⑤⑥李石岑:《柏格森哲学之解释与批判》,《民铎杂志》,1921年第3卷第1期“柏格森专号”。
④冯友兰:《柏格森的哲学方法》,《民铎杂志》,1921年第3卷第1期“柏格森专号”。
⑦杜里舒(Driesch)著作甚丰,有《生机体之哲学》、《生机主义史》、《实生论大旨》、《系统哲学》等著作问世。
⑧⑨10111315161718192122232425263034朱谦之:《历史哲学》,上海泰东书局1926年版,第6~9、17、18、13、50、49、72~74、65~66、14~15、172、15、98~99、163、166~167、173、24~25、183~184、233~234、86页。
12杜里舒:《杜里舒讲演录.生机体之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82页。
14杜里舒:《杜里舒讲演录.系统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134~136页。
202627303132朱谦之:《文化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5、37~38、53~54、152、158、180页。
353637383940414243张东荪:《知识与文化》,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43~45、59、77、79、85、99~102、236~237、147~156页。
引用本文
郑先兴. 新生机主义文化史研究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 8(6): 20–27.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