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循礼至乐——对先秦儒家之“道”的一种尝试性讨论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年 第 07 卷第 03 期, 页码:73 - 79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道”向来被视为道家的最高范畴,但实际上,“道”也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概念。只不过道家重“天道”,而儒家重“人道”。从天道到人道,从自然到人,反映了思想史上的进步。本文试图通过对先秦儒家“道”的观念的发生以及先秦儒家之道的展开形式及其构成内容进行探讨,以突显“道”对于先秦儒家学说的重要意义。
①需要指出的是,孔子“知天命”,孟子“知性知人知天”,其意谓并不是对天之道的求知,而是要在生命主体自 身唤起价值承担意识,使之对天发生一种使命感、责任感,但又并不对天道发生宗教信仰,也不赞同老子的 否定人道。相反,孔子“知天命”,孟子“知性知人知天”,恰恰是经由“人道”的工夫所达到的结果或所能实现 的境界。
②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③郭齐勇:《郭店楚简身心观发微》,《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湖北人 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④杜维明:《一阳来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⑤庞朴:《沉思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⑥⑧ 参看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⑦参看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⑨刘纲纪:《艺术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参看陈双新:《“乐”义新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3期。
参看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7年版。
庞朴:《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二十一世纪,1999年第6期。
②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③郭齐勇:《郭店楚简身心观发微》,《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湖北人 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④杜维明:《一阳来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⑤庞朴:《沉思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⑥⑧ 参看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⑦参看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⑨刘纲纪:《艺术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参看陈双新:《“乐”义新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3期。
参看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7年版。
庞朴:《忧乐圆融———中国的人文精神》,二十一世纪,1999年第6期。
引用本文
周德清. 居仁循礼至乐——对先秦儒家之“道”的一种尝试性讨论[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7(3): 73–79.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