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的“制度陷阱”与中国选择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1 年 第 13 卷第 04 期, 页码:12 - 18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本文从分析转型社会所面临的"制度陷阱"的表现出发,探讨论述了"制度陷阱"形成与作用的机理,认为社会转型的"路径依赖"效应、"利益集团"的干扰与"政府转换选择偏好"是产生制度混乱的主要原因。文章从中国制度转换与社会变革的"强政府"主导性、制度转换的秩序性、渐进性与稳定性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国跨越制度陷阱的路径选择。
①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②景维民、张慧君:《制度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重构进程、问题与前景》,《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③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115页。
④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⑤张慧君:《经济转型中的制度陷阱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4期。
⑥Joel S.Hellman,Winners Take All:The Politics of Partial Reform in Post communist Transitions,WorldPolitics,1998,Vol.50,No.2,pp.203-234.乔尔.S.赫尔曼是世界银行欧洲和中亚地区治理与公共部门改革首席专家。
⑦[美]卡拉.霍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大爆炸之后,后共产主义社会法治形成的障碍》,《比较》,2005年第17辑。
⑧[俄]列昂尼德.波里什丘克:《转轨经济中的制度需求演进》,载《比较》,2003年第9辑。
⑨乔利:《“华盛顿共识”与当今世界多种发展模式》,《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2期。
⑩朱天飚:《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
11转引自杨生平、谢玉亮:《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近年来中国发展模式研究述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第106页。
12毛立言:《新中国五十五年经济发展与未来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10-17。
13黄秋菊、景维民:《后危机时代中国治理模式提升的策略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1期。
14[匈]亚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肖梦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70页。
②景维民、张慧君:《制度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重构进程、问题与前景》,《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③张宇:《过渡政治经济学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115页。
④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⑤张慧君:《经济转型中的制度陷阱研究》,《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4期。
⑥Joel S.Hellman,Winners Take All:The Politics of Partial Reform in Post communist Transitions,WorldPolitics,1998,Vol.50,No.2,pp.203-234.乔尔.S.赫尔曼是世界银行欧洲和中亚地区治理与公共部门改革首席专家。
⑦[美]卡拉.霍夫、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大爆炸之后,后共产主义社会法治形成的障碍》,《比较》,2005年第17辑。
⑧[俄]列昂尼德.波里什丘克:《转轨经济中的制度需求演进》,载《比较》,2003年第9辑。
⑨乔利:《“华盛顿共识”与当今世界多种发展模式》,《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2期。
⑩朱天飚:《比较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
11转引自杨生平、谢玉亮:《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近年来中国发展模式研究述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第106页。
12毛立言:《新中国五十五年经济发展与未来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10-17。
13黄秋菊、景维民:《后危机时代中国治理模式提升的策略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1期。
14[匈]亚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肖梦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3-70页。
引用本文
刘燕, 万欣荣, 李典娜. 社会转型的“制度陷阱”与中国选择[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1, 13(4): 12–18.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