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绿色金融能否成为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抓手令人关注。文章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数据,通过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从技术创新与环境关注度双重视角,探讨绿色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有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分维度来看,绿色金融对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的提升效应较为显著,而对基础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的影响不明显;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以及提升政府和公众环境关注度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异质性分析得出,绿色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在东部和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更加强烈。同时,强化金融监管、发展金融科技与实施环境规制有利于加强绿色金融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而且相较于命令型环境规制,市场型环境规制对绿色金融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正向调节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为绿色金融更好地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绿色金融与新质生产力:促进还是抑制?——基于技术创新与环境关注度的视角
摘要
参考文献
2 崔惠玉,王宝珠,徐颖. 绿色金融创新、金融资源配置与企业污染减排[J]. 中国工业经济,2023,(10). DOI:10.3969/j.issn.1006-480X.2023.10.006
5 方敏,杨虎涛. 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新质生产力及其形成发展[J]. 经济研究,2024,(3).
6 高帆.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6). DOI:10.3969/j.issn.1674-7542.2023.06.004
8 胡天杨,涂正革. 绿色金融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效应与抑制效应[J]. 财经科学,2022,(4). DOI:10.3969/j.issn.1000-8306.2022.04.006
9 贾若祥,王继源,窦红涛.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J]. 改革,2024,(3).
11 李小平,李小克. 企业家精神与地区出口比较优势[J]. 经济管理,2017,(9).
13 刘伟. 科学认识与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J]. 经济研究,2024,(3).
16 孟捷,韩文龙. 新质生产力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J]. 经济研究,2024,(3).
17 任保平. 生产力现代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逻辑[J]. 经济研究,2024,(3).
18 宋佳,张金昌,潘艺. ESG发展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研究——来自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J]. 当代经济管理,2024,(6).
19 宋德勇,李超,李项佑.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来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证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11). DOI:10.12062/cpre.20210426
20 宋敏,周鹏,司海涛. 金融科技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赋能”和信贷配给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21,(4). DOI:10.3969/j.issn.1006-480X.2021.04.008
21 武英涛,张云,倪道涵. 绿色金融能够实现城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吗?——基于环境规制与资本配置的双重视角[J/OL].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4.
24 王馨,王营. 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J]. 管理世界,2021,(6). DOI:10.3969/j.issn.1002-5502.2021.06.029
25 王博峰. 金融监管对中国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财经论丛,2021,(8).
26 王小鲁,樊纲,胡李鹏. 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8)[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7 肖有智,张晓兰,刘欣. 新质生产力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基于共享发展视角[J]. 经济评论,2024,(3).
28 熊灵,闫烁,杨冕. 金融发展、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偏向性内生增长视角的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23,(12). DOI:10.3969/j.issn.1006-480X.2023.12.004
30 周文,许凌云. 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 改革,2023,(10).
32 张林.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J]. 经济学家,2024,(3).
33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经济研究,2004,(10).
34 郑思齐,万广华,孙伟增,等. 公众诉求与城市环境治理[J]. 管理世界,2013,(6).
35 Acemoglu D, Restrepo P. The race between man and machine: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for growth, factor shares, and employment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8, 108(6): 1488–1542. DOI:10.1257/aer.20160696
36 Aghion P, Askenazy P, Berman N. Credit constraints and the cyclicality of R&D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France [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12, 10(5): 1001–1024. DOI:10.1111/j.1542-4774.2012.01093.x
37 Augerp P, Devinney T. Do what consumer say matter?The misalignment of preference with unconstrained ethical intentions [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7, 76(4): 361–383. DOI:10.1007/s10551-006-9287-y
38 Bartik T. How do the effects of local growth on employment rates vary with initial labor market conditions[R]. Upjohn Working Paper No. 2009-005.
39 Goldsmith R.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40 Foray D, Grübler A. Techn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An overview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996, 53(1): 3–13. DOI:10.1016/0040-1625(95)00064-X
引用本文
毛晓蒙, 王仁曾. 绿色金融与新质生产力:促进还是抑制?——基于技术创新与环境关注度的视角[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4, 26(5): 30-45.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本期封面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