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论与价值判断:一个经济学流派分析视角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 年 第 11 卷第 04 期, 页码:43 - 50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19世纪末马克斯.韦伯提出经济学研究应该坚持"道德中立"原则以来,关于经济学理论是否应该存在"价值判断"一直是经济学界热烈争论的话题。对此论题,经济学家分列两端,或认为价值判断是经济学内在的组成部分,或主张作为科学的经济学不应存在价值判断。本文基于经济学流派的分析视角,认为任何经济学派别都不可能远离价值判断。综观经济学不同流派,价值判断主要体现为关于社会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判断、关于经济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判断以及理论研究与叙述方法优劣的判断。经济学各流派的不同价值判断决定了经济学的不同"论域"以及相应的"话语系统"。
①《牛津现代英语词典》注解:学派(school)是指思想家、艺术家等群体,他们有相同的原则、方法、特征或激励(动力)。
②在马克思看来,古典经济学之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学,深受英国哲学家边沁(1748—1832)的功利主义影响,以西尼尔、穆勒、巴斯夏、萨伊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基于“看不见的手”、“经济人”、“利益最大化”等范畴,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做出了世俗的、表面的、浅薄的解释,其目的在于掩盖资本主义经济体固有的内在矛盾,极力美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想方面。因此,马克思将他们的学说蔑视为“庸俗经济学”。
③20世纪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论战。
④萨伊认为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能够“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的需求”,从而自动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被称为“萨伊定律”。
⑤参见熊皮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第2—5章中的论述。
⑥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4页。
⑧⑨杨小凯:《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载于王小卫、宋澄宇编:《经济学方法:十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0谢拉.C.道:《经济学方法论》,杨培雷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11亚当.斯密常常被认为是经验主义者。但是,这里必须明确的是,一个经济学者要么是纯粹的经验主义者,要么是纯粹的理性主义者,如此泾渭分明的划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傅殷才.新保守主义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4]汤在新.近代西方经济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6][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美]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迷惘的预言家——当代经济学家的历史[M].海南出版社,1997.
[8]陈岱孙.亚当.斯密思想体系中,同情心与利己主义矛盾的问题[A].陈岱孙学术论著自选集[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马涛.经济思想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0]罗志如,等.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王莹.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1.
[13]Carabelli,A.On Keynes’s Method[M].London:Macmillan,1988.
[14]Bensusan-Butt,D.On Economic Man[M].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78.
[15]Blaug,M.The Methodology of Economics;or How Economist Explai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16]Deane,P.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Idea[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17]E.K.Hunt.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A Critical Perspective[M].New York:M.E.Sharp,2002.
②在马克思看来,古典经济学之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学,深受英国哲学家边沁(1748—1832)的功利主义影响,以西尼尔、穆勒、巴斯夏、萨伊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基于“看不见的手”、“经济人”、“利益最大化”等范畴,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做出了世俗的、表面的、浅薄的解释,其目的在于掩盖资本主义经济体固有的内在矛盾,极力美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想方面。因此,马克思将他们的学说蔑视为“庸俗经济学”。
③20世纪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论战。
④萨伊认为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能够“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的需求”,从而自动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被称为“萨伊定律”。
⑤参见熊皮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第2—5章中的论述。
⑥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14页。
⑧⑨杨小凯:《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载于王小卫、宋澄宇编:《经济学方法:十一位经济学家的观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0谢拉.C.道:《经济学方法论》,杨培雷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11亚当.斯密常常被认为是经验主义者。但是,这里必须明确的是,一个经济学者要么是纯粹的经验主义者,要么是纯粹的理性主义者,如此泾渭分明的划分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傅殷才.新保守主义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4]汤在新.近代西方经济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6][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美]小阿尔弗雷德.马拉伯.迷惘的预言家——当代经济学家的历史[M].海南出版社,1997.
[8]陈岱孙.亚当.斯密思想体系中,同情心与利己主义矛盾的问题[A].陈岱孙学术论著自选集[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马涛.经济思想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0]罗志如,等.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1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王莹.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亚当.斯密伦理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1.
[13]Carabelli,A.On Keynes’s Method[M].London:Macmillan,1988.
[14]Bensusan-Butt,D.On Economic Man[M].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78.
[15]Blaug,M.The Methodology of Economics;or How Economist Explai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16]Deane,P.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Idea[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17]E.K.Hunt.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A Critical Perspective[M].New York:M.E.Sharp,2002.
引用本文
杨培雷. 经济学理论与价值判断:一个经济学流派分析视角[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1(4): 43–50.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