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式记帐法是充实记帐理论的重大尝试
财经研究 1986 年 第 12 卷第 01 期, 页码:41 - 45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正> 复式记帐法问世已有五个世纪之久。在此漫长岁月里,人们以复式记帐法为基础,根据会计实践的需要,建立了许多会计概念和原则,使会计学日益发展成熟。时至今日,复式记帐法的有效性和完备性似乎已经公认,无可置疑。人们也论述记帐法的理论,但一般
关键词
① 井尻雄士(Yuji Ijiri)现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工业管理研究生院罗伯特·M·特鲁布拉德(Robert M.Trueblood)会计讲座教授,曾任1982-83年度美国会计学会会长。笔者曾译其姓名为伊尻雄治,今见其在日本《企业会计》上文章的署名,遂予改译。
② 《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Triple-Entry Bookkeeping and lncome Momentum)一书,为美国会计学会第18号专题研究报告,1982年出版。译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出版,娄尔行译。Bookkeeping一词本文除在译文中译为簿记外,其他场合一律称为记帐法,如复式或三式记帐法,以顺从我国会计习惯用语。
③ 井尻雄士:《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娄尔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出版,前言。
④ 同注③ ,第24页。
⑤ 井尻雄士考察的为资本主义经济,因此原文为资产=负债+资本。本文用“基金”一词来替代原文中的“资本”,而把基金定义为剔除了对外负债的资金来源。这是为了便于我国读者的理解。
⑥ 同注③ ,第9页。
⑦ 同注③ ,第11页。
⑧ 同注③ ,第12页。
⑨ 大薮俊哉:“《三式簿记研究》读后”,董镛译自[日]《企业会计》1984年9月号,载《财经译丛》1984年第2期,四川财经学院科研处出版,第27页。
⑩ 时间三式记帐法一词,是笔者根据《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一书中的英文名词Temporal……译的.井尻雄士在[日]《企业会计》1984年9月号发表的《论三式簿记的逻辑》一文,由王治安同志译为“时态三式簿记”,见《财经译丛》1985年第2期,第69页,四川财经学院科研处出版。笔者认为,称之为“时态三式记帐法”可能更为恰当。
(11) 同注③ ,第23-24页。
(12) 石川纯治:《对三式簿记研究的一点看法》,穆良平、李学军译自[日]《企业会计》1984年9月号,载《财经译丛》1985年第2期,四川财经学院科研处出版,第77页.
(13) 同注③ ,第25页。
(14) 同注③ ,第26页。
(15) 同注③ ,第27页。
(16) 《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一书原文用的都是西方国家的会计术语。为了便于我国读者理解,本文改“收益”为“利润”,改“收益动量”为“利润动量”。
(17) 《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一书原文著者用了Force和Power两个词。译者把Force译为动力,而把Power译为能力,如收益能力(Earning power)。
(18) 同注③ ,第38页。
(19) 同注③ ,第56页。
(20) 同注③ ,第27页。
(21) 同注③ ,第12页。
② 《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Triple-Entry Bookkeeping and lncome Momentum)一书,为美国会计学会第18号专题研究报告,1982年出版。译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出版,娄尔行译。Bookkeeping一词本文除在译文中译为簿记外,其他场合一律称为记帐法,如复式或三式记帐法,以顺从我国会计习惯用语。
③ 井尻雄士:《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娄尔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出版,前言。
④ 同注③ ,第24页。
⑤ 井尻雄士考察的为资本主义经济,因此原文为资产=负债+资本。本文用“基金”一词来替代原文中的“资本”,而把基金定义为剔除了对外负债的资金来源。这是为了便于我国读者的理解。
⑥ 同注③ ,第9页。
⑦ 同注③ ,第11页。
⑧ 同注③ ,第12页。
⑨ 大薮俊哉:“《三式簿记研究》读后”,董镛译自[日]《企业会计》1984年9月号,载《财经译丛》1984年第2期,四川财经学院科研处出版,第27页。
⑩ 时间三式记帐法一词,是笔者根据《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一书中的英文名词Temporal……译的.井尻雄士在[日]《企业会计》1984年9月号发表的《论三式簿记的逻辑》一文,由王治安同志译为“时态三式簿记”,见《财经译丛》1985年第2期,第69页,四川财经学院科研处出版。笔者认为,称之为“时态三式记帐法”可能更为恰当。
(11) 同注③ ,第23-24页。
(12) 石川纯治:《对三式簿记研究的一点看法》,穆良平、李学军译自[日]《企业会计》1984年9月号,载《财经译丛》1985年第2期,四川财经学院科研处出版,第77页.
(13) 同注③ ,第25页。
(14) 同注③ ,第26页。
(15) 同注③ ,第27页。
(16) 《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一书原文用的都是西方国家的会计术语。为了便于我国读者理解,本文改“收益”为“利润”,改“收益动量”为“利润动量”。
(17) 《三式簿记和收益动量》一书原文著者用了Force和Power两个词。译者把Force译为动力,而把Power译为能力,如收益能力(Earning power)。
(18) 同注③ ,第38页。
(19) 同注③ ,第56页。
(20) 同注③ ,第27页。
(21) 同注③ ,第12页。
引用本文
娄尔行. 三式记帐法是充实记帐理论的重大尝试[J]. 财经研究, 1986, 12(1): 41–45.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上一篇:“三资企业”的外汇平衡研究
下一篇:论产品成本先进先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