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税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 年 第 08 卷第 02 期, 页码:59 - 65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本文计算了我国1998~2003年间各地区宏观税负,并利用塞尔指标分析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之间及其内部税负差异的具体表现。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税负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税负水平最低,且各经济区之间税负差异逐年递增;就各经济区内部税负差异而言,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内部税负差异虽然逐年下降,但相比中部地区仍较大。本文将从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状况、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三方面分析造成税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
[1]刘起运.如何看待我国宏观税负[J].财贸经济,2005,(8).
[2]安体富,杨文利,石恩祥.税收负担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刘飞鹏.税收负担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4]张兵,莫尔学.地区税负差异原因的比较[J].税务研究,2005,(5).
①目前理论界一致认为计算宏观税负的分母应为应税GDP,即,GDP-非应税GDP,根据SNA核算原理,非应税GDP包括居民自给性消费、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房租、资本形成总额中的“存货增加”、公共部门固定资产虚拟折旧,由于数据有限,本文在计算时未将非应税GDP剔除在外。
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计算得出。
③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和《中国税务年鉴(2004)》计算。
④刘起运:《如何看待我国宏观税负》,《财贸经济》,2005年第8期,第39页。
⑤以上数据均来源与《中国统计年鉴(2005)》。
⑥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计算得出。
⑦《中国税务年鉴(2004)》。
⑧刘起运:《如何看待我国宏观税负》,《财贸经济》,2005年第8期,第40页。
[2]安体富,杨文利,石恩祥.税收负担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刘飞鹏.税收负担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
[4]张兵,莫尔学.地区税负差异原因的比较[J].税务研究,2005,(5).
①目前理论界一致认为计算宏观税负的分母应为应税GDP,即,GDP-非应税GDP,根据SNA核算原理,非应税GDP包括居民自给性消费、居民自有住房虚拟房租、资本形成总额中的“存货增加”、公共部门固定资产虚拟折旧,由于数据有限,本文在计算时未将非应税GDP剔除在外。
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计算得出。
③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和《中国税务年鉴(2004)》计算。
④刘起运:《如何看待我国宏观税负》,《财贸经济》,2005年第8期,第39页。
⑤以上数据均来源与《中国统计年鉴(2005)》。
⑥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计算得出。
⑦《中国税务年鉴(2004)》。
⑧刘起运:《如何看待我国宏观税负》,《财贸经济》,2005年第8期,第40页。
引用本文
郭健. 我国地区税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6, 8(2): 59–65.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上一篇: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的代际间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