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控制权与博弈均衡——一个关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博弈分析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2 年 第 04 卷第 04 期, 页码:40 - 47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本文在Vickers和Barro分别对Kreps的声誉模型简化处理后的模型基础之上,从国有企业内部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博弈关系的角度,构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正规的声誉模型——一个非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声誉(reputation)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效应,以及声誉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基本结论为:声誉效应是企业经营者的重要激励机制,在声誉效应的激励机制下,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尤其是杰出的经营者)手中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对企业的运作是有效率的。最后,应用本文模型所给出的分析方法与结论,对国有企业目前存在的令人关注的问题与现象,给出了作者自己的解释,并对声誉机制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进行了分析。
① 周其仁在1997年曾提出一个推断:“控制权回报”机制在一代杰出企业家手中是能够有效率的,在某种意义上,本文的假说可以说是对同一问题的另一种表述,笔者将对这一假说给出一个严格的数学证明。
② 见刘勺佳、李骥(1998) 。
③ 我们将结合克瑞普斯等人(Kreps,Milgrom,Roberts and Wilson,1982) 建立的声誉模型和巴罗(Barro,1986) 及维克斯(Vickers,1986) 对声誉模型简化处理的分析应用,构建我们的模型。
④ 这里我们排除那些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
⑤ T一般可以表示经理人员的任期。
[1] Aoyagi,M.Reputation and Dynamic Stackelberg Leader in Infinitely Repeated Game[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96, (1) .
[2] Ausubel, L., and R. Deneckere. Reputation in Bargaining and Durable Goods Monopoly[J]. Econometrica vol., 1989, (57) .
[3] Celentani, M., and W. Pesendorder. Reputation in Dynamic Games[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96,(70) .
[5] 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8.
[6] 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7] 黄群慧.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6.
② 见刘勺佳、李骥(1998) 。
③ 我们将结合克瑞普斯等人(Kreps,Milgrom,Roberts and Wilson,1982) 建立的声誉模型和巴罗(Barro,1986) 及维克斯(Vickers,1986) 对声誉模型简化处理的分析应用,构建我们的模型。
④ 这里我们排除那些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经营绩效的因素。
⑤ T一般可以表示经理人员的任期。
[1] Aoyagi,M.Reputation and Dynamic Stackelberg Leader in Infinitely Repeated Game[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96, (1) .
[2] Ausubel, L., and R. Deneckere. Reputation in Bargaining and Durable Goods Monopoly[J]. Econometrica vol., 1989, (57) .
[3] Celentani, M., and W. Pesendorder. Reputation in Dynamic Games[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96,(70) .
[5] 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8.
[6] 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7] 黄群慧.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8]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6.
引用本文
李军林. 声誉、控制权与博弈均衡——一个关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博弈分析[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2, 4(4): 40–47.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上一篇:混沌理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西方当代货币经济模型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