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过程中的几种权益归属理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再分析
财经研究 1996 年 第 22 卷第 01 期, 页码:4 - 10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正> 从调整国有产权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似可把握住两条主线,一条是从权利客体方面看,另一条是从权利主体方面看。作者曾经沿着第一条主线分析了支配我国企业改革进程的三条思路,本文拟沿着第二条主线再评介三条改革思路,我将这三条思路概括为:劳动者主体论,经营者中心论,所有者主权论。
关键词
① 李石泉:《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分析》,载《财经研究》1995年第7期。
② 劳动者主体论是对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观点的概括。这种观点在很多作者的很多文章中均可看到。蒋一苇的“企业本位论”、“职工群众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体”等论文,比较集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一观点。
③ 见1988年第5期《经济研究》,第55页。
④ 见《论社会主义的企业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7页。
⑤ 经营者中心论也是对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种主张的概括。这种主张见于很多作者的文章之中,在政府的文件中也有反映。1986年已有文件指出:厂长(经理)是一厂之长,是企业法人代表,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处于中心地位,起中心作用。1988年通过的《企业法》又明确规定,厂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厂长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36页、499页。
⑦ 国有企业的效率是否提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参见《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中国企业改革究竟获得了多大成功》和同年第10期上的《论国营工业生产率》。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4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27页。
② 劳动者主体论是对改革中出现的一种观点的概括。这种观点在很多作者的很多文章中均可看到。蒋一苇的“企业本位论”、“职工群众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体”等论文,比较集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一观点。
③ 见1988年第5期《经济研究》,第55页。
④ 见《论社会主义的企业模式》,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7页。
⑤ 经营者中心论也是对改革过程中提出的一种主张的概括。这种主张见于很多作者的文章之中,在政府的文件中也有反映。1986年已有文件指出:厂长(经理)是一厂之长,是企业法人代表,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处于中心地位,起中心作用。1988年通过的《企业法》又明确规定,厂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厂长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36页、499页。
⑦ 国有企业的效率是否提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参见《经济研究》1994年第6期《中国企业改革究竟获得了多大成功》和同年第10期上的《论国营工业生产率》。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94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27页。
引用本文
李石泉. 改革过程中的几种权益归属理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思路再分析[J]. 财经研究, 1996, 22(1): 4–10.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上一篇:论“成本筑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