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和趋势
财经研究 2002 年 第 28 卷第 01 期, 页码:23 - 31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在中国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发展中 ,宏观经济理论的讨论和分析是一个相当活跃而又成果甚丰的领域。它不仅随着中国经济的波动起伏而展开和深入 ,而且伴随着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而发生理论范式的转换。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 1 0年来宏观经济理论中宏观总量态势和周期特征、通货膨胀与紧缩、金融风险以及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讨论进行简单的评述 ,并对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博弈论方法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应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看法。
①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国民经济新成长阶段和农村发展》,《经济研究》1985年第7期。
②符钢战、史正富、金重仁:《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③见《经济研究》1987年第8期。
④见《经济研究》1988年第8期。
⑤樊纲(主笔)、张曙光(副主笔)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⑥《经济蓝皮书》由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教授主持,从1992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本(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召开一次(后改为春秋两次)发布讨论会。
⑦该项合作研究由张曙光教授主持,从1997年开始发表季度宏观分析报告,次年开办“宏观中国论坛”(一年4次),并逐渐形成系列,有宏观周评、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和理论分析。1997-1998年的报告集成《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第1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⑧该课题组1998年开始活动,由易纲教授主持,其论文收入《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和《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00年版。
⑨由樊纲教授主持,讨论会多与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体制改革研究会合作。
⑩陈学彬,《宏观金融博弈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同⑤。
胡汝银:《再论短缺的供给方面原因》,《经济研究》1991年第7期。
张军:《寻求短缺的制度原因》,《经济研究》1991年第12期。
刘国光:《中国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理论与对策》,《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总量态势、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李晓西:《转轨过程中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经济研究》1994年第10期。
R E Lucas(卢卡斯):《预期与货币的中性》,1972年版。
李拉亚:《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薛万祥:《预期、博弈和货币政策》,《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
贺力平:《货币政策新方向:反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理论依据》,《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菲利普斯:《1861-1957年联合王国的失业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经济学》,1958年第25卷。
萨谬尔森、索洛:《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方面》,《美国经济评论》1960年第3期。
M Friedman(弗里德曼):“TheRoleofMonetaryPolicy”,AmericanEconomicReview,March1968,58(1),pp1-17.
R E Lucas(卢卡斯):StudiesinBusinessCycle,TheMIFPress,1981.
左大培:《围绕着通货膨胀的“替换”作用的论争》,《经济研究》1996年第2期。
陈学彬:《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完全信息博弈》,《经济研究》1996年第7期。
中国(深圳)开发研究院:《菲利普斯模型与中国的通货膨胀》,《经济研究》1996年第2期。
樊纲:《克服信贷萎缩与银行体系改革———1998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1999年展望》,《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余永定,《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战》,《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
胡鞍钢:《我国通货紧缩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编:《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核算性扭曲、结构性通缩与体制性障碍———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
黄达:《论财政、金融和国有企业资金的宏观配置》,《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
余永定:《国民收入分配、金融结构与宏观经济稳定》,《经济研究》1996年第12期。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张曙光:《国家能力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兼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国书评》1995年1月号总第3期,收入《张曙光经济学书评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138-159页。
张杰:《中国的货币化进程、金融控制及改革困境》,《经济研究》1997年第8期。
《扩张性宏观政策与政府债务:潜力与约束》,《中国宏观经济分析》,1998年第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投资、周期波动与制度性紧缩效应》,《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周天勇:《高负债发展模式的金融风险》,《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
陈学彬:《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博弈分析》,《经济研究》1997年第7期。
同。
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
谢平:《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43-44页。
同。
郭树清:《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风险与选择》,《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
同。
陈学彬:《非对称信息与政策信息披露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1997年第12期。
秦朵:《改革以来的货币需求关系》,《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谢平、乔俞:《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总量控制》,《金融研究》1996年第1、2期;谢平、唐才旭:《关于中国货币乘数的预测研究》,《经济研究》1996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寻求更有效的财政政策———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寻求多重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建议》,《经济研究》1998年第4期。
同⑤。
张曙光:《总量关系及其制度分析———兼评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
参见该课题组1997-2000年发表在《经济研究》(第3、9期)上的文章。
樊纲主编:《体制改革与宏观稳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此系樊纲为萨克斯和拉雷恩合著《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一书所作的序言。
樊纲:《不能“煮浆糊”———兼评经济研究的方法论》,《财经时报》2000年8月16日。
卢锋:《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是否应当包括长期问题?———对樊纲“不能煮浆糊”评论及一篇论文的评论》,《财经时报》2000年9月28日。
萨克斯、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曼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吉恩·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同。
[1]萨克斯,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7
[2]曼昆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樊纲,张曙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4]陈学彬宏观金融博弈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②符钢战、史正富、金重仁:《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分析》,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③见《经济研究》1987年第8期。
④见《经济研究》1988年第8期。
⑤樊纲(主笔)、张曙光(副主笔)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⑥《经济蓝皮书》由刘国光、王洛林、李京文教授主持,从1992年开始,每年出版一本(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召开一次(后改为春秋两次)发布讨论会。
⑦该项合作研究由张曙光教授主持,从1997年开始发表季度宏观分析报告,次年开办“宏观中国论坛”(一年4次),并逐渐形成系列,有宏观周评、月度分析、季度分析和理论分析。1997-1998年的报告集成《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第1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⑧该课题组1998年开始活动,由易纲教授主持,其论文收入《宏观政策调整与坚持市场取向》和《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2000年版。
⑨由樊纲教授主持,讨论会多与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体制改革研究会合作。
⑩陈学彬,《宏观金融博弈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同⑤。
胡汝银:《再论短缺的供给方面原因》,《经济研究》1991年第7期。
张军:《寻求短缺的制度原因》,《经济研究》1991年第12期。
刘国光:《中国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理论与对策》,《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总量态势、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经济研究》1998年第3期。
李晓西:《转轨过程中的结构性通货膨胀》,《经济研究》1994年第10期。
R E Lucas(卢卡斯):《预期与货币的中性》,1972年版。
李拉亚:《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薛万祥:《预期、博弈和货币政策》,《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
贺力平:《货币政策新方向:反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理论依据》,《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菲利普斯:《1861-1957年联合王国的失业与货币工资率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经济学》,1958年第25卷。
萨谬尔森、索洛:《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分析方面》,《美国经济评论》1960年第3期。
M Friedman(弗里德曼):“TheRoleofMonetaryPolicy”,AmericanEconomicReview,March1968,58(1),pp1-17.
R E Lucas(卢卡斯):StudiesinBusinessCycle,TheMIFPress,1981.
左大培:《围绕着通货膨胀的“替换”作用的论争》,《经济研究》1996年第2期。
陈学彬:《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完全信息博弈》,《经济研究》1996年第7期。
中国(深圳)开发研究院:《菲利普斯模型与中国的通货膨胀》,《经济研究》1996年第2期。
樊纲:《克服信贷萎缩与银行体系改革———1998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1999年展望》,《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余永定,《打破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挑战》,《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
胡鞍钢:《我国通货紧缩的特点、成因及对策》,《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编:《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核算性扭曲、结构性通缩与体制性障碍———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
黄达:《论财政、金融和国有企业资金的宏观配置》,《经济研究》1995年第12期。
余永定:《国民收入分配、金融结构与宏观经济稳定》,《经济研究》1996年第12期。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张曙光:《国家能力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兼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国书评》1995年1月号总第3期,收入《张曙光经济学书评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138-159页。
张杰:《中国的货币化进程、金融控制及改革困境》,《经济研究》1997年第8期。
《扩张性宏观政策与政府债务:潜力与约束》,《中国宏观经济分析》,1998年第11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投资、周期波动与制度性紧缩效应》,《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周天勇:《高负债发展模式的金融风险》,《经济研究》1998年第8期。
陈学彬:《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的博弈分析》,《经济研究》1997年第7期。
同。
易纲:《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1984-1993》,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
谢平:《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43-44页。
同。
郭树清:《住房分配货币化的风险与选择》,《经济研究》2000年第9期。
同。
陈学彬:《非对称信息与政策信息披露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1997年第12期。
秦朵:《改革以来的货币需求关系》,《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
谢平、乔俞:《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总量控制》,《金融研究》1996年第1、2期;谢平、唐才旭:《关于中国货币乘数的预测研究》,《经济研究》1996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寻求更有效的财政政策———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寻求多重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1998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建议》,《经济研究》1998年第4期。
同⑤。
张曙光:《总量关系及其制度分析———兼评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
参见该课题组1997-2000年发表在《经济研究》(第3、9期)上的文章。
樊纲主编:《体制改革与宏观稳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此系樊纲为萨克斯和拉雷恩合著《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一书所作的序言。
樊纲:《不能“煮浆糊”———兼评经济研究的方法论》,《财经时报》2000年8月16日。
卢锋:《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是否应当包括长期问题?———对樊纲“不能煮浆糊”评论及一篇论文的评论》,《财经时报》2000年9月28日。
萨克斯、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曼昆:《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吉恩·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同。
[1]萨克斯,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7
[2]曼昆经济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樊纲,张曙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
[4]陈学彬宏观金融博弈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引用本文
张曙光. 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和趋势[J]. 财经研究, 2002, 28(1): 23–31.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上一篇: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五大误区
下一篇:融资结构与企业控制权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