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南快北慢”的新态势,“南强北弱”的区域经济格局在持续增强。南北方经济差距拉大的关键原因可能在于创新能力的区域分化,而地方政府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与实施效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利用31个省份2008—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词汇数据,与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合并,考察南北方不同的政府创新驱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政府创新驱动与企业生产率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南方地区的地方政府对创新更为重视,实施效果更好。其次,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取决于该地区的创新投入、创新资源配置和创新环境。最后,由于南方地区具有更加公平高效的市场体系、活跃开放的社会创新思维和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精神,因此南方地区的地方政府创新驱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助推作用更强。总之,文章从地方政府创新驱动的视角为缩小中国南北方经济差距提供了政策参考。
地方政府创新驱动与中国南北经济差距——基于企业生产率视角的考察
摘要
参考文献
1 安同良,周绍东,皮建才. R&D补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J]. 经济研究,2009,(10):87−98.
2 卞元超,吴利华,白俊红. 高铁开通、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J]. 财贸经济,2018,(6):147−161. DOI:10.3969/j.issn.1002-8102.2018.06.012
3 蔡洪滨. 等级观念扼杀创新力[N]. 哈佛商业评论, 2013-05-06.
4 蔡之兵,张可云. 空间布局、地方竞争与区域协调−新中国70年空间战略转变历程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空间科学的启示[J]. 人文杂志,2019,(12):11−20.
5 陈林,朱卫平. 出口退税和创新补贴政策效应研究[J]. 经济研究,2008,(11):74−87.
6 陈诗一,陈登科. 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 经济研究,2018,(2):20−34.
7 程惠芳,陆嘉俊. 知识资本对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2014,(5):174−187.
8 邓忠奇,高廷帆, 朱峰. 地区差距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期叠加”下的内生增长[J]. 经济研究,2020,(10):22−37.
9 杜宇,吴传清. 中国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现象、成因与对策[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48−156.
10 范若滢. 南北经济差距扩大原因与对策[J]. 中国国情国力,2019,(2):26−28.
11 郭爱君,范巧. 南北经济协调视角下国家级新区的北—南协同发展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19,(2):117−127.
12 郭研,张皓辰. 政府创新补贴、市场溢出效应与地区产业增长−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实证研究[J]. 产业经济研究,2020,(4):1−15.
13 郭妍,张立光. 我国区域经济的南北分化及其成因[J]. 山东社会科学,2018,(11):154−159.
14 郭玥. 政府创新补助的信号传递机制与企业创新[J]. 中国工业经济,2018,(9):98−116.
15 韩永辉,黄亮雄,王贤彬. 产业政策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发展型地方政府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J]. 经济研究,2017,(8):33−48.
16 李宏彬,李杏,姚先国, 等. 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09,(10):99−108.
17 李兰冰,刘秉镰. “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展望[J]. 管理世界,2020,(5):36−51. DOI:10.3969/j.issn.1002-5502.2020.05.004
18 李善同,何建武,唐泽地. 从价值链分工看中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的扩大[J]. 中国经济报告,2019,(2):16−21. DOI:10.3969/j.issn.1673-3788.2019.02.003
19 黎文靖,郑曼妮. 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J]. 经济研究,2016,(4):60−73.
20 刘华军,彭莹,裴延峰, 等. 全要素生产率是否已经成为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决定力量?[J]. 财经研究,2018,(6):50−63.
21 陆国庆. 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产业创新的绩效研究[J]. 经济研究,2011,(2):138−148.
22 陆铭.南北经济差距被夸大了[N]. 经济观察报, 2020-12-10.
23 陆铭,陈钊.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J]. 经济研究,2009,(3):42−52.
24 鲁晓东,连玉君.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J]. 经济学(季刊),2012,(2):541−558.
25 吕承超,索琪,杨欢. “南北”还是“东西”地区经济差距大?−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1,(9):80−97.
26 任泽平. 中国南北差距明显拉大: 原因与建议[N]. 财新网, 2020-12-13.
27 申香华. 银行风险识别、政府财政补贴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基于沪深两市2007-2012年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J]. 财贸经济,2014,(9):62−71.
28 盛来运,郑鑫,周平,等. 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J]. 管理世界,2018,(9):16−24. DOI:10.3969/j.issn.1002-5502.2018.09.002
29 王小鲁, 樊纲, 余静文. 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2016)[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30 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 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J]. 中国软科学,2010,(9):76−85. DOI:10.3969/j.issn.1002-9753.2010.09.009
31 吴延兵.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08,(8):51−64.
32 肖金成. 城市GDP榜单不足为据, 但不能回避南北经济差距[N]. 瞭望东方周刊, 2021-01-06.
33 徐鹏杰,黄少安. 我国区域创新发展能力差异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的视角[J]. 财经科学,2020,(2):79−91.
34 解维敏,唐清泉,陆姗姗. 政府R&D资助、企业R&D支出与自主创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09,(6):86−99.
35 许宪春,雷泽坤,窦园园, 等. 中国南北平衡发展差距研究−基于“中国平衡发展指数”的综合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21,(2):5−22. DOI:10.3969/j.issn.1006-480X.2021.02.001
36 晏艳阳,吴志超. 创新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溢出效应[J]. 科学学研究,2020,(10):1868−1878. DOI:10.3969/j.issn.1003-2053.2020.10.015
37 杨明洪,黄平. 南北差距中的结构效应及空间差异性测度[J]. 经济问题探索,2020,(5):1−13.
38 杨明洪,涂开均,巨栋. “南北差距”的理论解释与政策机理[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5):37−45.
39 杨仁发. 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13,(8):41−52.
40 叶祥松,刘敬. 异质性研发、政府支持与中国科技创新困境[J]. 经济研究,2018,(9):116−132.
41 张存刚,王传智. 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分析及建议[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57−65.
42 张杰,高德步,夏胤磊. 专利能否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专利资助政策视角的一个解释[J]. 中国工业经济,2016,(1):83−98.
43 赵向阳,李海,孙川. 中国区域文化地图:“大一统”抑或“多元化”?[J]. 管理世界,2015,(2):101−119.
44 赵彦云,刘思明. 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4):34−48.
45 赵勇,魏后凯. 政府干预、城市群空间功能分工与地区差距−兼论中国区域政策的有效性[J]. 管理世界,2015,(8):14−29.
46 邹洋,聂明明,郭玲,等. 财税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分析[J]. 税务研究,2016,(8):42−46.
47 Chen Z, Kahn M E, Liu Y, et al. The consequences of spatially differentiated water pollution regulation in China[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8,88: 468−485. DOI:10.1016/j.jeem.2018.01.010
48 Cimoli M, Dosi G, Nelson R R, et al.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shapi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ory note[R]. LEM Papers Series 2006/02, 2006.
49 Feldman M P, Kelley M R. The ex ante assessment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Government R&D policy, economic incentives and private firm behavior[J]. Research Policy,2006,35(10): 1509−1521. DOI:10.1016/j.respol.2006.09.019
50 Glaeser E L.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city[R]. Working paper No.13551, 2007.
51 Li K, Griffin D, Yue H, et al. How does culture influence corporate risk-taking?[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3,23: 1−22. DOI:10.1016/j.jcorpfin.2013.07.008
52 Liu Q, Ma H. 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and innovation: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China’s WTO accession[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20,127: 103387. DOI:10.1016/j.jinteco.2020.103387
53 Takalo T, Tanayama T, Toivanen O. Estimating the benefits of targeted R&D subsidie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3,95(1): 255−272. DOI:10.1162/REST_a_00280
54 Whittington K B, Owen-Smith J, Powell W W. Networks, propinquity, and innova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9,54(1): 90−122. DOI:10.2189/asqu.2009.54.1.90
55 Zeira J. Innovations, patent races and endogenous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11,16(2): 135−156. DOI:10.1007/s10887-011-9066-1
引用本文
刘斌, 潘彤. 地方政府创新驱动与中国南北经济差距——基于企业生产率视角的考察[J]. 财经研究, 2022, 48(2): 18-32.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下一篇:供应链数字化的绿色创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