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管制与创新对银行货币创造能力的影响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 年 第 06 卷第 04 期, 页码:23 - 30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本文结合金融管制和创新的环境,分析了银行在不同经营方针下适应客户需要而进行货币创造能力的大小。在金融业受到较严监管和资产业务为主导经营方针的条件下,银行适应性的货币创造主要表现为其资产组合的动态调节过程;而在放松管制和金融负债管理为主的条件下,银行的货币创造主要取决于银行产出的营运成本和违约贷款损失的累积概率分布;在当今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入和在资产—负债管理为主导经营方针的条件下,银行适应性的货币创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最终导致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不断增强,这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1]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2]陈观烈.货币、金融、世界经济[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孙伯银.货币供给内生的逻辑[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Arestis,P.andHowells,P.,1999,TheSupplyofCreditMoneyandtheDemandforDeposits[J].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23.
[5]DePrince,AlbertE.,Jr.1999.InterpretingMonetaryControlinthelateTwentiethCentury[J].The1999ConferenceEasternEconomicAssociation.
[6]Klein,M.A.,1971,ATheoryoftheBankingFirm[J].The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August.
[7]Miller,S.M.,1975,ATheoryofBankingFirm[J].The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No.1.
[8]Modigliani,F.,Rasche,R.andCooperJ.P.,1970,CentralbankPolicy,theMoneySupplyandtheShort termRateofInterest [J].The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 ,May .
①关于政府管制的目标,放松管制的影响,以及管制的辩证法等内容的详细理论分析,可参见拙著《银行经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P.314-320。
②西方经济学界对金融创新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金融的成因、内容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关于金融创新的成因分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WilliamL.Silber的约束诱导型创新理论、EdwardJ.Kane的回避管制型创新理论、LanceE.Davis和DouglassC.North等的制度创新理论、J.R.Hicks和J.Niehans的成本动因创新理论、S.I.Greenbaum和C.F.Haywood的财富效应创新理论以及J.G.Gurly和E.S.Shaw的金融中介创新理论等。上述内容可参阅陈岱孙和厉以宁(1991)的介绍及其他有关文献。由于近40年来的金融创新的内容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金融创新都直接影响货币供给,因此,文中的金融创新仅指与货币供给直接相关的金融创新。
③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J.H.Kareken(1967),B.Pesek(1970),R.T.Stillson(1974),R.W.Towey(1974),T.R.Saving(1977,1979),C.W.JrSealey和J.T.Lindley(1977),J.Niehans(1978),B.Balteneperger(1980)和S.Fischer(1983)等,转引自L.Papademos和F.Modigliani(1990)。
④关于该模型的详细推导过程,可参阅L.Papademos与F.Modigliani(1990)。P.451-459。⑤关于负债业务创新的分析,可参见拙著《银行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30-70。
[2]陈观烈.货币、金融、世界经济[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孙伯银.货币供给内生的逻辑[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4]Arestis,P.andHowells,P.,1999,TheSupplyofCreditMoneyandtheDemandforDeposits[J].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23.
[5]DePrince,AlbertE.,Jr.1999.InterpretingMonetaryControlinthelateTwentiethCentury[J].The1999ConferenceEasternEconomicAssociation.
[6]Klein,M.A.,1971,ATheoryoftheBankingFirm[J].The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August.
[7]Miller,S.M.,1975,ATheoryofBankingFirm[J].TheJournalofMonetaryEconomics,No.1.
[8]Modigliani,F.,Rasche,R.andCooperJ.P.,1970,CentralbankPolicy,theMoneySupplyandtheShort termRateofInterest [J].The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 ,May .
①关于政府管制的目标,放松管制的影响,以及管制的辩证法等内容的详细理论分析,可参见拙著《银行经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P.314-320。
②西方经济学界对金融创新的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金融的成因、内容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关于金融创新的成因分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WilliamL.Silber的约束诱导型创新理论、EdwardJ.Kane的回避管制型创新理论、LanceE.Davis和DouglassC.North等的制度创新理论、J.R.Hicks和J.Niehans的成本动因创新理论、S.I.Greenbaum和C.F.Haywood的财富效应创新理论以及J.G.Gurly和E.S.Shaw的金融中介创新理论等。上述内容可参阅陈岱孙和厉以宁(1991)的介绍及其他有关文献。由于近40年来的金融创新的内容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金融创新都直接影响货币供给,因此,文中的金融创新仅指与货币供给直接相关的金融创新。
③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主要包括J.H.Kareken(1967),B.Pesek(1970),R.T.Stillson(1974),R.W.Towey(1974),T.R.Saving(1977,1979),C.W.JrSealey和J.T.Lindley(1977),J.Niehans(1978),B.Balteneperger(1980)和S.Fischer(1983)等,转引自L.Papademos和F.Modigliani(1990)。
④关于该模型的详细推导过程,可参阅L.Papademos与F.Modigliani(1990)。P.451-459。⑤关于负债业务创新的分析,可参见拙著《银行风险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P.30-70。
引用本文
杨力. 论金融管制与创新对银行货币创造能力的影响[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 6(4): 23–30.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上一篇:连锁便利店商圈特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