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仲裁法》中仲裁协议效力要件规则的完善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0 年 第 12 卷第 04 期, 页码:29 - 36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仲裁协议效力要件规则应当适当。我国仲裁法制体系中关于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的能力、客体可仲裁性及仲裁协议应具备的必要内容方面的效力要件规则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仲裁法》中相关条文的方式予以解决。此外,我国关于仲裁协议形式要件、必须符合强制性法律及意思表示应当真实方面的法律规则也有一定的缺陷,因而同样有必要在修订《仲裁法》时予以弥补。
①在英文中,public lawentities或public entities用语也可以指公法法人,我国学者对这两个用语有时也翻译成“公法实体”和“公共实体”。
②如瑞典1999年仲裁法第6节的规定等。丹麦2005年仲裁法第7节第2款。
③See Jeffrey W.Stempel,Mandating Mini mum Quality in Mass Arbitration,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LawReview,Winter 2008,pp.398-400.
④Amy J.Schmitz,Curing Consumer Warranty Woes Through Regulated Arbitration,Ohio State Journal onDispute Resolution,2008,pp.629-630.
⑤⑧19Philippe Fouchard,Emmanuel Gaillard&Berthold Goldman,O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影印版,pp.310-317。
⑥韩健:《国际商事仲裁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4-77页。
⑦寇丽:《论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问题》,《北京仲裁》,2006年第1期,第94页。
⑨陈治东:《论我国涉外仲裁的可仲裁性问题》,载《法学》1997年第6期,第62页。同时参见张艾清:《反垄断争议的可仲裁性研究——兼论欧美国家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第147-152页。
⑩Milana Koptsiovsky,Does Freedomof Contract Apply to Arbitration Agreements Connecticut Law Review,Winter,2004,n185.See also Andrew T.Guzman,Reconciling Arbitration and Mandatory Rules,DukeLawJournal,March,2000,pp.1284-1285.
11○陈立峰、王海量:《论我国〈仲裁法〉的管辖范围》,《北京仲裁》,2006年第1期,第40-41页。
12○See Patrick M.Baron&Stefan Liniger,ASecond Look at Arbitrability Approaches to Arbitrationinthe U-nited States,Switzerland and Germany,Arbitration International,No.1,2003,p.37.
13○瑞典1999年仲裁法第1条和台湾1998年仲裁法第1条以允许包含内容的方式描述的仲裁协议不能视为本文中以“确定的方式”界定具有最低内容标准的仲裁协议。
14○参见叶晓春:《论中国对临时仲裁制度应有的理性与态度》,《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116页。刘茂亮:《临时仲裁应当缓行》,《北京仲裁》2005年第1期,第8-9页。
15○Winston Stromberg,Avoiding the Full Court Press: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and Other Global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Processes,Loyola of Los Angeles Law Review,Summer 2007,pp.1349-1350.
16○赵健:《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17○See James D.Fry,The Federal Arbitration Act,UNCITRAL Model Lawand New York,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Law Review,8(1),2005,p.8.
18○类似这种内容的规则见于荷兰《民事程序法典》第1028条、1998年德国《民事程序法典》第1034条第2款。
20○吴悦艺:《仲裁协议效力问题研究——兼论仲裁法第17、18条》,《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98页。
②如瑞典1999年仲裁法第6节的规定等。丹麦2005年仲裁法第7节第2款。
③See Jeffrey W.Stempel,Mandating Mini mum Quality in Mass Arbitration,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LawReview,Winter 2008,pp.398-400.
④Amy J.Schmitz,Curing Consumer Warranty Woes Through Regulated Arbitration,Ohio State Journal onDispute Resolution,2008,pp.629-630.
⑤⑧19Philippe Fouchard,Emmanuel Gaillard&Berthold Goldman,On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影印版,pp.310-317。
⑥韩健:《国际商事仲裁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4-77页。
⑦寇丽:《论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的法律适用问题》,《北京仲裁》,2006年第1期,第94页。
⑨陈治东:《论我国涉外仲裁的可仲裁性问题》,载《法学》1997年第6期,第62页。同时参见张艾清:《反垄断争议的可仲裁性研究——兼论欧美国家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第147-152页。
⑩Milana Koptsiovsky,Does Freedomof Contract Apply to Arbitration Agreements Connecticut Law Review,Winter,2004,n185.See also Andrew T.Guzman,Reconciling Arbitration and Mandatory Rules,DukeLawJournal,March,2000,pp.1284-1285.
11○陈立峰、王海量:《论我国〈仲裁法〉的管辖范围》,《北京仲裁》,2006年第1期,第40-41页。
12○See Patrick M.Baron&Stefan Liniger,ASecond Look at Arbitrability Approaches to Arbitrationinthe U-nited States,Switzerland and Germany,Arbitration International,No.1,2003,p.37.
13○瑞典1999年仲裁法第1条和台湾1998年仲裁法第1条以允许包含内容的方式描述的仲裁协议不能视为本文中以“确定的方式”界定具有最低内容标准的仲裁协议。
14○参见叶晓春:《论中国对临时仲裁制度应有的理性与态度》,《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116页。刘茂亮:《临时仲裁应当缓行》,《北京仲裁》2005年第1期,第8-9页。
15○Winston Stromberg,Avoiding the Full Court Press: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Arbitration and Other Global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Processes,Loyola of Los Angeles Law Review,Summer 2007,pp.1349-1350.
16○赵健:《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17○See James D.Fry,The Federal Arbitration Act,UNCITRAL Model Lawand New York,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Law Review,8(1),2005,p.8.
18○类似这种内容的规则见于荷兰《民事程序法典》第1028条、1998年德国《民事程序法典》第1034条第2款。
20○吴悦艺:《仲裁协议效力问题研究——兼论仲裁法第17、18条》,《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98页。
引用本文
张圣翠. 论《仲裁法》中仲裁协议效力要件规则的完善[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0, 12(4): 29–36.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下一篇: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