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模型
财经研究 1991 年 第 17 卷第 08 期, 页码:4 - 11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正> 劳动力的配置与重新配置,以劳动力的流动为必要条件。惟有流动才能不断地配置劳动力要素于社会生产率最高或劳动力边际产出最大的产业部门。因此,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之一。这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中具有相同的意义。但在不向的经济体制下,劳动力流动的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在产业部门和
关键词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编:《中国1986年74城镇人口迁移抽样调查资料》第126-131页。
② 张开敏主编:《上海人口迁移研究》第78-79页,1989年版。
③ 以迁入人口计,农民职业人口占迁入总人口的17. 6%。
④ 庚德昌主编:《全国百村劳动力情况调查资料集(1978-1986) 》第17、 30页。
⑤ 参见费景汉、拉尼斯《关于剩余经济的发展》第75-83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
⑥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9)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86、 1987) 》有关资料计算。
⑦ 这在分解分析上表现为持续的创新所致劳动吸收率yh的负值。
⑧ 据统计,1952-1988年间,除了7个年份之外,工业部门劳动力增长率均比人口增长率为快。
② 张开敏主编:《上海人口迁移研究》第78-79页,1989年版。
③ 以迁入人口计,农民职业人口占迁入总人口的17. 6%。
④ 庚德昌主编:《全国百村劳动力情况调查资料集(1978-1986) 》第17、 30页。
⑤ 参见费景汉、拉尼斯《关于剩余经济的发展》第75-83页,华夏出版社,1989年。
⑥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9)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86、 1987) 》有关资料计算。
⑦ 这在分解分析上表现为持续的创新所致劳动吸收率yh的负值。
⑧ 据统计,1952-1988年间,除了7个年份之外,工业部门劳动力增长率均比人口增长率为快。
引用本文
吴柏均, 费梅苹.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实证分析与理论模型[J]. 财经研究, 1991, 17(8): 4–11.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