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变迁:理论与实证
财经研究 2006 年 第 32 卷第 03 期, 页码:7 - 22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明确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研究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性课题。已有的研究文献未能区分县域经济的理论地位和现实地位,且多以县域经济自身的重要性论证县域经济的地位,不尽合乎研究规范,因而说服力不强。文章按规范要求采用比较分析范式研究了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及其变迁,认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给定了县域经济相对于其他行政性区域经济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且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降低了我国县域经济的现实地位。1988年至2002年的实证观察证实了文章的这一基本判断。这将为全面讨论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1]王盛章,赵桂溟.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2002.
[2]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3]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题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05(24):27~40.
[4]伍新木.县经济研究初步[R].1986.
[5]刘文哲,哈明辉.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05,(27):12~17.
[6]刘集贤.县域经济: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增长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7~48.
[7]孙义文.中国县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1990.
[8]许宝健.县域经济:本质、关键和措施[J].农业经济问题,2005,(4):73~74.
[9]何振国.县域经济开发新思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
[10]何康.关于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1,(1):7~13.
[11]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3.
[12]陈剑波.非农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M].经济日报,2002-10-22.
[13]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7):48~58.
[14]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上海经济研究,2003,(3):19~25.
[15]林毅夫,蔡,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修订版,1999.
[16]郑炎成、鲁德银.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地区差距的解释力分析[J].财经研究,2004,(7):121~129.
[17]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县经济改革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1987.
[18]蔡,王德义.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2,(5).41~54.
[19]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2,(7):753~781.
[20]Barro,R,Sala-I-Martin X.Economic growth[M].Boston:McGraw-Hill,1995.
[21]Brakman,S,Garretsen,H.An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al econom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189.
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通过,其中正式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②参见: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3年;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2年7月;Brakman,S.,Garretsen,H.,et al,An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al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189.
③全部基础数据均来自1988~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应栏目。
[2]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3]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题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05(24):27~40.
[4]伍新木.县经济研究初步[R].1986.
[5]刘文哲,哈明辉.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J].经济研究参考资料,2005,(27):12~17.
[6]刘集贤.县域经济:中国经济下一步的增长点[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7~48.
[7]孙义文.中国县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1990.
[8]许宝健.县域经济:本质、关键和措施[J].农业经济问题,2005,(4):73~74.
[9]何振国.县域经济开发新思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
[10]何康.关于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1,(1):7~13.
[11]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3.
[12]陈剑波.非农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M].经济日报,2002-10-22.
[13]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2004,(7):48~58.
[14]林毅夫,刘培林.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上海经济研究,2003,(3):19~25.
[15]林毅夫,蔡,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修订版,1999.
[16]郑炎成、鲁德银.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地区差距的解释力分析[J].财经研究,2004,(7):121~129.
[17]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县经济改革与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1987.
[18]蔡,王德义.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2,(5).41~54.
[19]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2,(7):753~781.
[20]Barro,R,Sala-I-Martin X.Economic growth[M].Boston:McGraw-Hill,1995.
[21]Brakman,S,Garretsen,H.An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al econom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189.
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通过,其中正式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②参见: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3年;潘士远、史晋川,《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经济学(季刊)》,2002年7月;Brakman,S.,Garretsen,H.,et al,An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ical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2~189.
③全部基础数据均来自1988~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相应栏目。
引用本文
郑炎成, 陈文科.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变迁:理论与实证[J]. 财经研究, 2006, 32(3): 7–22.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