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隐性互惠合约下的超稳定社会结构研究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 年 第 06 卷第 04 期, 页码:7 - 15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超稳定性特征。利用中国传统社会长期隐性互惠合约,说明了对于声誉偏离的冲击和整个社会结构具有趋向于超稳定状态的趋势。在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情况下,如果社会结构的设计者过于强调收益流的变化,就会导致社会基准声誉的调整,同时,我们指出了影响声誉收敛速度的约束因素。
[1]鲁宾斯坦.经济学与语言[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3]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休谟.人类理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5]D.Gauthier.MoralsbyAgreement[M].ClarendonPress,Oxford,1986.
[6]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J.Harsanyi.ReviewofGauthier's"MoralsbyAgreement"[J].EconomicsandPhilosophy,1987.
[8]王琼.儒道互补的中国人性结构与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性结构[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2).
[9]J.Buchanan.AhobbsianInterpretationoftheRawlsianDifferencePrinciple[J].Kyklos,197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3]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休谟.人类理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5]D.Gauthier.MoralsbyAgreement[M].ClarendonPress,Oxford,1986.
[6]霍布斯.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J.Harsanyi.ReviewofGauthier's"MoralsbyAgreement"[J].EconomicsandPhilosophy,1987.
[8]王琼.儒道互补的中国人性结构与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性结构[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2).
[9]J.Buchanan.AhobbsianInterpretationoftheRawlsianDifferencePrinciple[J].Kyklos,1976.
引用本文
石磊, 钱勇. 长期隐性互惠合约下的超稳定社会结构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 6(4): 7–15.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上一篇:再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下一篇:连锁便利店商圈特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