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赔偿的制度思考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 年 第 11 卷第 05 期, 页码:39 - 45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反垄断惩罚性赔偿制度肇始于美国,该制度的初衷是通过多倍损害赔偿的潜在收益激励私人实施反托拉斯法。由于恰当的私人诉讼激励涉及公权执行和私人执行之间的妥善分工,涉及反垄断实体规则、程序性规则和责任规则间的协同和配合,美国法对建立最佳的反垄断威慑体系所作出的制度探索,尽管仍存在模糊或不完全匹配之处,但对中国《反垄断法》的相关制度改进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1]苏永钦:《经济法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2]郑鹏程:《美国反垄断法三倍损害赔偿制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2期。
[3]22Donald I.Baker,Antitrust Developments:Restating Lawand Refining Remedies:The Trading CompanyAct,The Joint Research Act,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Antitrust Act,55Antitrust L.J.499.
[4]G.Garver,Study of the Antitrust Treble Damage Remedy:Report to the House Judiciary Comm.(Feb.1984).see from:J.Thomas Rosch,A Reassessment of Antitrust Remedies:Introductory Remarks,55An-titrust L.J.53.
[5]参见王健:《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基本原理与外国法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146页。
[6]Herbert Hovenkamp,Federal Antitrust Policy17.2,at645(2d ed.1999).
[7]理查德.A.波斯纳:《反托拉斯法》(第二版),孙秋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8]Salil K.Mehra,Deterrence:The Private Remedy and International Antitrust Cases,40Colum.J.Tran-snat’l L.280,281.
[9]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
[10]金福海:《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第9页。
11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2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页。
13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7、第225页。
14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普通法》,冉昊、姚中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9页。
15李友根:《社会整体利益代表机制研究——兼论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161819Jonathan M.Jacobson;Tracy Greer,Twenty-one Years of Antitrust Injury:Down The Alley WithBrunswick v.Pueblo Bowl-o-mat,66Antitrust L.J.273.
17吉尔霍恩、W-E-科瓦西:《反垄断法律与经济》,王晓晔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20Illinois Brick v.Illinois,431U.S.745(1977).
21Herbert Hovenkamp,Economics and Federal Antitrust Law,at361(1985).
23金观涛、华国凡:《科学方法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24汪莉:《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3期,第148页。
[2]郑鹏程:《美国反垄断法三倍损害赔偿制度研究》,《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2期。
[3]22Donald I.Baker,Antitrust Developments:Restating Lawand Refining Remedies:The Trading CompanyAct,The Joint Research Act,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Antitrust Act,55Antitrust L.J.499.
[4]G.Garver,Study of the Antitrust Treble Damage Remedy:Report to the House Judiciary Comm.(Feb.1984).see from:J.Thomas Rosch,A Reassessment of Antitrust Remedies:Introductory Remarks,55An-titrust L.J.53.
[5]参见王健:《反垄断法的私人执行——基本原理与外国法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146页。
[6]Herbert Hovenkamp,Federal Antitrust Policy17.2,at645(2d ed.1999).
[7]理查德.A.波斯纳:《反托拉斯法》(第二版),孙秋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8]Salil K.Mehra,Deterrence:The Private Remedy and International Antitrust Cases,40Colum.J.Tran-snat’l L.280,281.
[9]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
[10]金福海:《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第9页。
11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12张守文:《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页。
13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7、第225页。
14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普通法》,冉昊、姚中秋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9页。
15李友根:《社会整体利益代表机制研究——兼论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161819Jonathan M.Jacobson;Tracy Greer,Twenty-one Years of Antitrust Injury:Down The Alley WithBrunswick v.Pueblo Bowl-o-mat,66Antitrust L.J.273.
17吉尔霍恩、W-E-科瓦西:《反垄断法律与经济》,王晓晔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2页。
20Illinois Brick v.Illinois,431U.S.745(1977).
21Herbert Hovenkamp,Economics and Federal Antitrust Law,at361(1985).
23金观涛、华国凡:《科学方法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24汪莉:《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3期,第148页。
引用本文
叶卫平. 惩罚性赔偿的制度思考[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1(5): 39–45.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