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演进形态的实践定位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0 年 第 12 卷第 05 期, 页码:12 - 19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目前有学者将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概念的发展归纳为四次转变形态,但由于没有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指导分析论证,因此,对财富概念的演进历程和各形态的本质归属解释得难以到位,缺少哲学理论底蕴。人们的财富本质定位不但因人们从事不同实践形式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异,即使经济学意义上的财富本质定位,也会因生产实践各产业形式的演化不同,而其本质定位有所不同。本文用生产实践解释了这种财富本质定位的转换过程,启示人们对财富观念一定要辩证地看,切忌形而上学。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②何党生:《论财富观》,转引自《财经价值中国网》,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6/16/34426.html。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④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4、98、98页。
⑥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7页。
⑦梁东黎:《财富增长的轨迹——经济学的来龙去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⑧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5页。
⑨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8页。
10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5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②何党生:《论财富观》,转引自《财经价值中国网》,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6/6/16/34426.html。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④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4、98、98页。
⑥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7页。
⑦梁东黎:《财富增长的轨迹——经济学的来龙去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⑧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5页。
⑨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8页。
10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5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引用本文
李继武. 财富演进形态的实践定位[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0, 12(5): 12–19.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