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农业基础建设制度变迁的考察——“徐闻实践”的实证研究
财经研究 2008 年 第 34 卷第 08 期, 页码:64 - 76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在系统考察广东省徐闻县农业基础建设制度变迁的实践基础上,文章揭示了其制度变迁的逻辑核心在于追逐灌溉之利,其内在动力在于农民自发逐利、社区精英协同与地方政府助民成利三股力量的契合;进而,文章指出农民经济自由权利和生产赢利空间的扩大是农业基础建设长效机制形成的根本,有助于形成稳定收益预期的制度安排,将激励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积极性和利用效率,而乡村集体行动制度供给力量则决定着制度变迁的时滞和经济效率。这也正是"徐闻实践"蕴涵的独特理论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1]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和供给[A].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A].于陈昕.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洪银兴.论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型[J].经济学动态,2005,(11):24-28.
[5]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J].经济研究,1999,(11):66-73.
[6]乔榛,焦方义,李楠.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7):73-82.
[7]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1):3-10.
[8]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0,(11):3-12.
[9]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1-30.
[10]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4-35.
[11]杨德才.新制度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①自流井技术在当时条件下是最先进的,打井的位置主要选址于低洼地,不需要用水泵抽水,通过借助大气压力靠井水自流来灌溉农田。
②本文把因为灌溉条件的改善使引入新种子、肥料和采用新技术成为可能,进而产生的农作物产量与利润增加的收益称为“灌溉之利”。
③戴维.菲尼(1992)指出宪法秩序是第一类制度,它规定确立集体选择的条件的基本规则,是规则的规则,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础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
[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A].于陈昕.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洪银兴.论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型[J].经济学动态,2005,(11):24-28.
[5]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J].经济研究,1999,(11):66-73.
[6]乔榛,焦方义,李楠.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7):73-82.
[7]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1):3-10.
[8]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J].经济研究,2000,(11):3-12.
[9]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1-30.
[10]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4-35.
[11]杨德才.新制度经济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①自流井技术在当时条件下是最先进的,打井的位置主要选址于低洼地,不需要用水泵抽水,通过借助大气压力靠井水自流来灌溉农田。
②本文把因为灌溉条件的改善使引入新种子、肥料和采用新技术成为可能,进而产生的农作物产量与利润增加的收益称为“灌溉之利”。
③戴维.菲尼(1992)指出宪法秩序是第一类制度,它规定确立集体选择的条件的基本规则,是规则的规则,它包括确立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基础的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
引用本文
马培衢. 转型期农业基础建设制度变迁的考察——“徐闻实践”的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 2008, 34(8): 64–76.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