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地使用权分配数理模型
财经研究 2004 年 第 30 卷第 08 期, 页码:107 - 115
摘要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农业合作化和效率———理论和中国的经验[J] 中国社会科学(香港),1994,(夏季卷)
[2]伍山林 制度变迁效率评价———以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为例[J] 经济研究,1996,(8)
[3]伍山林 中国农作制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从农户行为与政府偏好角度进行分析[J] 经济研究,1998,(8)
[4]杜鹰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问题[J] 农村经济文稿,2002,(9)
[5]张红宇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J] 农村经济文稿,2002,(1)
[6]朱农 论农村非农活动对收入分布的作用[J] 世界经济文汇,2002,(2)
[7]Banister,Taylor Chinasurpluslaborandmigration[J] Asian-PacificPopulationJournal,1990,(4)
[8]Byrd,LinQ China'sruralindustry:Structure,development,andreform[M] 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9]HussianA,LanjouwP,SternN.IncomeinequalitiesinChina:Evidencefromhouseholdsurveydata[J] WordDevelopment,1994,(12)
[10]Knight,Song.ThespatialcontributiontoincomeinequalityinruralChina[J] 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1993,(17)
[11]YaoS.Economicgrowth,incomeinequalityandpovertyinChinaundereconomicreforms[J] 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1999,(6)
①Banister和Taylor(1990)以及Byrd和Song(1994)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有权自由选择职业和经营方式,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另外,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鼓励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因此,假设农户能够从事非农产业是符合现实的。
②有人对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报酬递减。本文与他们的研究中采用的生产函数的形式有所不同。事实上,也有人认为其规模报酬是递增的。但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认为,农业生产规模报酬具有递减的性质。如果农业生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那么由(15)式可知,(14)式所确定的x则是(12)式的最小值点。这意味着由(14)式得出的农地使用权分配方式是效率最低的分配方式。此时,最佳的农地使用权分配方式只能是x可能取值范围的端点值。即最佳农地使用权分配方式是按人口标准分配和按照劳动力标准分配其中的某一个。这与n1>n2和N1
③对于非农生产收入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但是他们的看法并不相同。Kinght和Song(1993)、Hussian等(1994)和Yao(1999)认为,非农收入扩大了农户的收入差异。与此相反,朱农认为非农收入缩小了农户的收入差异。当然,在他们的研究中,方法和数据并不完全相同。
[2]伍山林 制度变迁效率评价———以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为例[J] 经济研究,1996,(8)
[3]伍山林 中国农作制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从农户行为与政府偏好角度进行分析[J] 经济研究,1998,(8)
[4]杜鹰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问题[J] 农村经济文稿,2002,(9)
[5]张红宇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J] 农村经济文稿,2002,(1)
[6]朱农 论农村非农活动对收入分布的作用[J] 世界经济文汇,2002,(2)
[7]Banister,Taylor Chinasurpluslaborandmigration[J] Asian-PacificPopulationJournal,1990,(4)
[8]Byrd,LinQ China'sruralindustry:Structure,development,andreform[M] 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9]HussianA,LanjouwP,SternN.IncomeinequalitiesinChina:Evidencefromhouseholdsurveydata[J] WordDevelopment,1994,(12)
[10]Knight,Song.ThespatialcontributiontoincomeinequalityinruralChina[J] 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1993,(17)
[11]YaoS.Economicgrowth,incomeinequalityandpovertyinChinaundereconomicreforms[J] 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1999,(6)
①Banister和Taylor(1990)以及Byrd和Song(1994)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有权自由选择职业和经营方式,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非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另外,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鼓励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因此,假设农户能够从事非农产业是符合现实的。
②有人对农业生产的规模报酬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报酬递减。本文与他们的研究中采用的生产函数的形式有所不同。事实上,也有人认为其规模报酬是递增的。但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认为,农业生产规模报酬具有递减的性质。如果农业生产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那么由(15)式可知,(14)式所确定的x则是(12)式的最小值点。这意味着由(14)式得出的农地使用权分配方式是效率最低的分配方式。此时,最佳的农地使用权分配方式只能是x可能取值范围的端点值。即最佳农地使用权分配方式是按人口标准分配和按照劳动力标准分配其中的某一个。这与n1>n2和N1
③对于非农生产收入对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但是他们的看法并不相同。Kinght和Song(1993)、Hussian等(1994)和Yao(1999)认为,非农收入扩大了农户的收入差异。与此相反,朱农认为非农收入缩小了农户的收入差异。当然,在他们的研究中,方法和数据并不完全相同。
引用本文
张运峰. 中国农地使用权分配数理模型[J]. 财经研究, 2004, 30(8): 107–115.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下一篇:中国上市公司效率悖论:提出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