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流动是影响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变迁方向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社会里,科举教育和捐官制度均是人才选拔与阶层向上流动的主要途径。文章以晚清官员履历档案的微观数据为基础,考察了科举教育与捐官制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科举教育和捐官制度并不是完全排斥的两种入仕途径,它们相互交织,成为清代官制不可缺失的部分。其中,入仕的难易程度是不同教育出身的候选官员考虑是否捐纳以及如何捐纳的重要因素。捐纳对官员的晋升作用主要集中在政府对中层官员的选拔上,但要进入官僚等级的高层,官员的个人才能、家族的政治背景、政治上的裙带关系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为理解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考试选拔制度和官僚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实证依据。
科举教育、捐官制度与官员晋升——基于清代官员履历档案的实证研究
摘要
参考文献
1 陈宽强. 清代捐纳制度[M]. 台北: 三民书局, 2014.
3 郭齐家.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4 何炳棣. 明清社会史论[M]. 台北: 联经出版社, 2013.
5 胡平, 李世愉.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清代卷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5.
6 秦国经.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共30册)[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7 潘光旦, 费孝通. 科举与社会流动[J]. 社会科学, 1947, (1): 1-21.
8 王德昭. 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 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 1982.
9 伍跃.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3.
11 许大龄. 清代捐纳制度[M]. 北京: 哈佛燕京学社, 1950.
12 张希清. 中国科举考试制度[M]. 北京: 新华出版社, 1993.
13 Acemoglu D. Reward structures and the allocation of talent[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5, 39(1): 17-33. DOI:10.1016/0014-2921(94)00014-Q
15 Elman B A.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16 Hartwell R M. Demographic, polit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 750-1550[J].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82, 42(2): 365-442. DOI:10.2307/2718941
17 Kracke Jr E A. Family vs. merit in Chines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under the empire[J].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47, 10(2): 103-123. DOI:10.2307/2718257
18 Murphy K M, Shleifer A, Vishny R W. The allocation of talent: Implications for growth[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1, 106(2): 503-530. DOI:10.2307/2937945
19 Qin J, Kung J K S. The making of the gentry class: Reconsidering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late imperial China[R]. Working Paper, 2015.
引用本文
燕红忠, 卫辛. 科举教育、捐官制度与官员晋升——基于清代官员履历档案的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 2016, 42(11): 4–18.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