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工业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演化——基于涵化视角的考察
财经研究 2013 年 第 39 卷第 12 期, 页码:45 - 58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传播对中国经济思想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以往研究缺乏对这一思想传播的系统梳理。文章在研究该思想的传播过程、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首次借用人类社会学中的涵化研究方法,探讨了西方工业经济思想传播与中国工业化思想产生和转型的关系。文章认为,西方工业经济思想的引入直接促使中国产生了工业化思想,并最终因其研究内容的局限而使近代末期中国工业化思想的演化路径发生转型。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因在于其不断追求与经济现实的相互匹配,这是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方向。
①本文所论西方工业经济思想传播仅包括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工业经济思想的传播。相关著作主要为胡寄窗的《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其统计了“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业经济图书的刊行总量(115部),但没有统计“五四”运动前该类图书的出版情况,也没有使用除图书以外的史料,也未对图书的内容做深入考察。而且,仅就1900年后的图书而言,谈敏主编的《中国经济学图书目录(1900-1949)》(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提出,工业经济类图书已高达613部,因此留下了很大的研究扩展空间。
②④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第218页。
③⑤Robert Redfield,Ralph Linton,Melville J Herskovits: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149-152.
⑥“创新”原译为“起源”,但其意为产生新文化来满足变化形式中的需求,因此本文意译为“创新”。哈维兰:《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8-569页。
⑦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Summer Seminar on Acculturation:Acculturation:An Exploratory Formul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54,56(6):973-1000.
⑧魏源:《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第103页。
⑨冯桂芬、马建忠:《采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3页、第83页。
⑩郑观应:《盛世危言》,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20页、第11页。
薛福成:《筹洋刍议——薛福成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第71页。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1页。
薛福成:《用机器殖财养民说》,赵靖、易梦虹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2-63页。
其中,1900-1934年的图书出版数据根据《中国经济学图书目录(1900-1949)》(谈敏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本文后续有关图书的统计数据也来自于此,不再说明)统计而得(出版年份不明者不计入在内)。另外,1895-1900年补充部分书籍根据霍有光《交大馆藏江南制造局译印图书概貌及其价值》(《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一文的数据统计而得。
也有一说是出版于1894年。
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61-462页,第462页。
梁启超:《变法通议》,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4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2页。
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第44页。
邱金辉、聂志红:《中国工业化问题系统研究序幕的开启——“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争论》,《科学·经济·社会》,2006年第3期,第26-29页。
张之洞:《劝学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江苏古籍出版社编:《张謇全集》第3卷,东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93页。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页、第217-218页。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的成长——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85-199页。
严清华、李詹:《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的经济思想文献述评》,《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7期,第152-158页。
欧美方面有介绍苏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的文章,亚洲方面介绍日本、朝鲜的文章较多。统计数据来自大成老旧刊,http://ezlibrary.sufe.edu.cn:4542/search/toRealIndex.action。
如陈振汉:《工业区位的理论》,《新经济》,1941年第8期,第171-176页;《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1948年第1卷,第55-106页;任美锷:《工业区位的理论与中国工业区位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4年第3卷第1期,第12-19页。
该处统计剔除了工业生产知识、工业化学、图书新闻和简讯等文章和消息,以大致反映报刊载体上该类讨论的发展趋势。另外,1935-1949年,民国期刊中以“工业化”为题的文章主要来自《新经济》(17篇)、《新中华》(13篇)、《经济动员》(13篇),且主要集中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统计数据来自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http://www.cnbksy.com.proxy.lib.duke.edu/shlib_tsdc/simpleSearch.do?free=true&mode=smp&q=%E5%B7%A5%E4%B8%9A%E5%8C%96。
叶世昌:《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86-91页。
邹进文:《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来自留学生博士论文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第83-102页。
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理论概述》,载自《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张春雷、夏静:《张培刚:经世济民赤字心》,光明日报,2011年12月8日第13版。
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5页。
毕庆芳:《战后中国重工业建设问题》,《四川经济季刊》,1944年第1卷第4期,第105-119页。
马寅初:《中国经济之路》,《现实文摘》,1947年第1卷第2期,第41-42页。
任美锷:《工业区位的理论与中国工业区位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4年第3卷第1期,第12-19页。
在文章方面,《苏俄评论》、《中国与苏联》等刊物相继出版,且根据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http://www.cnbksy.com.proxy.lib.duke.edu/shlib_tsdc/simpleSearch.do?free=true&mode=smp&q=%E8%8B%8F%E8%81%94%E5%B7%A5%E4%B8%9A,以“苏联工业”为题名的文章与消息在剔除非相关内容后在1895-1934年仅为97篇,在1935-1949年升至494篇;在书籍方面,20世纪40年代起译自苏联的书明显增多,为8本,加上国人及他国作者撰写的有关苏联的书籍,共计21本,远超同时期其他国家。
②④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第218页。
③⑤Robert Redfield,Ralph Linton,Melville J Herskovits:Memorandum for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36,38(1):149-152.
⑥“创新”原译为“起源”,但其意为产生新文化来满足变化形式中的需求,因此本文意译为“创新”。哈维兰:《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8-569页。
⑦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Summer Seminar on Acculturation:Acculturation:An Exploratory Formulation,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54,56(6):973-1000.
⑧魏源:《海国图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第103页。
⑨冯桂芬、马建忠:《采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3页、第83页。
⑩郑观应:《盛世危言》,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20页、第11页。
薛福成:《筹洋刍议——薛福成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第71页。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1页。
薛福成:《用机器殖财养民说》,赵靖、易梦虹主编:《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中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2-63页。
其中,1900-1934年的图书出版数据根据《中国经济学图书目录(1900-1949)》(谈敏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本文后续有关图书的统计数据也来自于此,不再说明)统计而得(出版年份不明者不计入在内)。另外,1895-1900年补充部分书籍根据霍有光《交大馆藏江南制造局译印图书概貌及其价值》(《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一文的数据统计而得。
也有一说是出版于1894年。
胡寄窗:《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61-462页,第462页。
梁启超:《变法通议》,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康有为:《康有为全集》第4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2页。
赵晓雷:《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页、第44页。
邱金辉、聂志红:《中国工业化问题系统研究序幕的开启——“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的争论》,《科学·经济·社会》,2006年第3期,第26-29页。
张之洞:《劝学篇》,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江苏古籍出版社编:《张謇全集》第3卷,东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93页。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页、第217-218页。
孙大权:《中国经济学的成长——中国经济学社研究(1923-1953)》,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85-199页。
严清华、李詹:《民国时期经济期刊的经济思想文献述评》,《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7期,第152-158页。
欧美方面有介绍苏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的文章,亚洲方面介绍日本、朝鲜的文章较多。统计数据来自大成老旧刊,http://ezlibrary.sufe.edu.cn:4542/search/toRealIndex.action。
如陈振汉:《工业区位的理论》,《新经济》,1941年第8期,第171-176页;《工业区位理论的发展》,《燕京社会科学》,1948年第1卷,第55-106页;任美锷:《工业区位的理论与中国工业区位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4年第3卷第1期,第12-19页。
该处统计剔除了工业生产知识、工业化学、图书新闻和简讯等文章和消息,以大致反映报刊载体上该类讨论的发展趋势。另外,1935-1949年,民国期刊中以“工业化”为题的文章主要来自《新经济》(17篇)、《新中华》(13篇)、《经济动员》(13篇),且主要集中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统计数据来自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http://www.cnbksy.com.proxy.lib.duke.edu/shlib_tsdc/simpleSearch.do?free=true&mode=smp&q=%E5%B7%A5%E4%B8%9A%E5%8C%96。
叶世昌:《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形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86-91页。
邹进文:《近代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来自留学生博士论文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第83-102页。
张培刚:《农业国工业化理论概述》,载自《农业与工业化》(上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张春雷、夏静:《张培刚:经世济民赤字心》,光明日报,2011年12月8日第13版。
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5页。
毕庆芳:《战后中国重工业建设问题》,《四川经济季刊》,1944年第1卷第4期,第105-119页。
马寅初:《中国经济之路》,《现实文摘》,1947年第1卷第2期,第41-42页。
任美锷:《工业区位的理论与中国工业区位问题》,《经济建设季刊》,1944年第3卷第1期,第12-19页。
在文章方面,《苏俄评论》、《中国与苏联》等刊物相继出版,且根据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http://www.cnbksy.com.proxy.lib.duke.edu/shlib_tsdc/simpleSearch.do?free=true&mode=smp&q=%E8%8B%8F%E8%81%94%E5%B7%A5%E4%B8%9A,以“苏联工业”为题名的文章与消息在剔除非相关内容后在1895-1934年仅为97篇,在1935-1949年升至494篇;在书籍方面,20世纪40年代起译自苏联的书明显增多,为8本,加上国人及他国作者撰写的有关苏联的书籍,共计21本,远超同时期其他国家。
引用本文
张申, 程霖. 近代中国工业化思想形成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演化——基于涵化视角的考察[J]. 财经研究, 2013, 39(12): 45–58.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