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管制结构变迁的历史计量学研究(1952-2005年)
财经研究 2014 年 第 40 卷第 03 期, 页码:104 - 113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文章运用"资源属性引起信息成本"和"公共领域带来租金耗散"理论,结合历史计量学的实证方法,对1952-2005年间中国农业管制结构变迁历程重新进行解释,发现国家是否实施农业管制,取决于其成本与收益的计算结果。实证结果表明,在1978年农业剩余索取权管制放松后,国家绩效提高了近55个百分点,农业的效率损失下降了近70个百分点。此外,把经过反历史假设法得到的模拟数据与真实世界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无论是国家微观行为绩效,还是农业宏观经济绩效的农业管制放松经验值都超过如果继续维持农业管制结构所获得的模拟值。
[1]陈廷煊.1953-1957年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1):11-20.
[2]陈甬军.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48-55.
[3]何一鸣,罗必良.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验证据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4):15-19.
[4]何一鸣,罗必良.产权管制、制度行为与经济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经济体制转轨的证据(1958-2005年)[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1-15.
[5]何一鸣,罗必良.产业特性、交易费用与经济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证据(1958-2008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57-62.
[6]何一鸣,罗必良.产权管制范式[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2):111-125.
[7]黄少安,孙圣民,宫明波.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3):38-47.
[8]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武力.过犹不及的艰难选择——论1949-199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选择[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2):87-98.
[10]武力.略论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互动[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3):14-23.
[11]张曙光,程炼.复杂产权论和有效产权论——中国地权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2,(4):1219-1238.
[12]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A].张曙光.中国经济学[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4-56.
[13]Barzel Y.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14]Cheung S.The theory of share tenanc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15]Diewert W E.Fisher ideal output,input and productivity indexes revisited[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2,3(3):211-248.
[16]Fisher F,Shell K.The economic theory of price indexe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2.
[17]Fogel R.Railroads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Essays in econometric history[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4.
[18]Konus A.The problem of the true index of the cost-of-living[J].Econometrics,1924,7(7):10-29.
[19]Lin J.Collectivization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 in 1959-1961[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6):1228-1252.
[2]陈甬军.中国为什么在50年代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48-55.
[3]何一鸣,罗必良.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经验证据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4):15-19.
[4]何一鸣,罗必良.产权管制、制度行为与经济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经济体制转轨的证据(1958-2005年)[J].中国农村经济,2010,(10):1-15.
[5]何一鸣,罗必良.产业特性、交易费用与经济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证据(1958-2008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57-62.
[6]何一鸣,罗必良.产权管制范式[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2):111-125.
[7]黄少安,孙圣民,宫明波.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3):38-47.
[8]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武力.过犹不及的艰难选择——论1949-1998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选择[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2):87-98.
[10]武力.略论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的互动[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3):14-23.
[11]张曙光,程炼.复杂产权论和有效产权论——中国地权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2,(4):1219-1238.
[12]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A].张曙光.中国经济学[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4-56.
[13]Barzel Y.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14]Cheung S.The theory of share tenanc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9.
[15]Diewert W E.Fisher ideal output,input and productivity indexes revisited[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2,3(3):211-248.
[16]Fisher F,Shell K.The economic theory of price indexes[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2.
[17]Fogel R.Railroads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Essays in econometric history[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4.
[18]Konus A.The problem of the true index of the cost-of-living[J].Econometrics,1924,7(7):10-29.
[19]Lin J.Collectivization and China’s agricultural crisis in 1959-1961[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6):1228-1252.
引用本文
何一鸣, 罗必良, 高少慧. 中国农业管制结构变迁的历史计量学研究(1952-2005年)[J]. 财经研究, 2014, 40(3): 104–113.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