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
财经研究 2007 年 第 33 卷第 01 期, 页码:57 - 67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区域合作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形式。如何克服现有行政区划障碍与解决各合作方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两个难题”是保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解决这两个难题不是一个单纯的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资源配置或产业分工的问题,而是要建立合作的制度基础。文章尝试从“跨界治理”的视角,借鉴欧盟的跨界治理经验,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基础,提出建立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跨界治理体系,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一种新的路径参考。
[1]国务院1980年制定《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198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要大力促进横向经济联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在中央政府的推动下,我国曾经出现过上百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省(自治区)际间的经济协作区、省(区)毗邻地区的经济协作区、省(区)内的经济协作区和城市经济技术协作网络。
[2]参见:(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见(英)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1页。
[3]参见:(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这里的“跨界”特指跨越不同省(市)区之间的行政边界。
[5]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196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煤钢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共同体改称为欧洲联盟,简称为欧盟。本文统一使用欧盟这个称谓。
[6]参见:James N.Rosenau在《没有政府的治理》中的论述,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参见柏兰芝、潘毅:《跨界治理:台资参与昆山制度创新的个案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2003012,2003,7~8。
[8]本文关于欧盟的资料分别参见:(1)The annual report on structure fund,European com-mission(1995~2001);(2)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y,European commsion(2001);(3)张荐华:欧洲一体化与欧盟的社会经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4)吴弦:欧洲经济圈——形成、发展与前景,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1]Wolfgang Kellerl Geographic.Loc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Nashville,2002,92(3):1201.
[2]Xiaopeng Yin.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Incentive,pattern,and growth effect[J]·for Hong Kong meeting in Economic Demography,2003,December:15~16.
[3]Bob Jessop.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1999,(2):31;78.
[4]Shleifer,Vishny.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疗[M]·北京:中信出版社,赵红军译,2004,1~7.
[5]殷存毅.区域协调发展:一种制度性分析[C]·公共管理评论(第二卷)[A].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5;41~42.
[6]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211~212.
[7]王健.“复合行政”: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4,(3):44~55.
[8]贝阿特·科勒-科赫.欧盟治理的转型[M]·伦敦:伦敦罗特莱奇出版公司,1999,2.
[9]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80.
[10]贝阿特·科勒-科赫.因应变化:欧洲联盟治理的转型[J]·欧洲一体化研究,2003,(3):45~52.
[11]罗素·W.库珀.协调博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
[1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10.
[13]林毅夫,刘培林.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考察[R]·北京: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2004015,2004.
[14]钱颖一.市场与法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3):1~11·
[2]参见:(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见(英)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1页。
[3]参见:(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这里的“跨界”特指跨越不同省(市)区之间的行政边界。
[5]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196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煤钢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共同体改称为欧洲联盟,简称为欧盟。本文统一使用欧盟这个称谓。
[6]参见:James N.Rosenau在《没有政府的治理》中的论述,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参见柏兰芝、潘毅:《跨界治理:台资参与昆山制度创新的个案研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2003012,2003,7~8。
[8]本文关于欧盟的资料分别参见:(1)The annual report on structure fund,European com-mission(1995~2001);(2)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y,European commsion(2001);(3)张荐华:欧洲一体化与欧盟的社会经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4)吴弦:欧洲经济圈——形成、发展与前景,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
[1]Wolfgang Kellerl Geographic.Local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Nashville,2002,92(3):1201.
[2]Xiaopeng Yin.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China:Incentive,pattern,and growth effect[J]·for Hong Kong meeting in Economic Demography,2003,December:15~16.
[3]Bob Jessop.治理的兴起及其失败的风险:以经济发展为例的论述[J]·国际社会科学,1999,(2):31;78.
[4]Shleifer,Vishny.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疗[M]·北京:中信出版社,赵红军译,2004,1~7.
[5]殷存毅.区域协调发展:一种制度性分析[C]·公共管理评论(第二卷)[A].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5;41~42.
[6]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211~212.
[7]王健.“复合行政”: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04,(3):44~55.
[8]贝阿特·科勒-科赫.欧盟治理的转型[M]·伦敦:伦敦罗特莱奇出版公司,1999,2.
[9]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180.
[10]贝阿特·科勒-科赫.因应变化:欧洲联盟治理的转型[J]·欧洲一体化研究,2003,(3):45~52.
[11]罗素·W.库珀.协调博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
[1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10.
[13]林毅夫,刘培林.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考察[R]·北京: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系列,No.C2004015,2004.
[14]钱颖一.市场与法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3):1~11·
引用本文
卓凯, 殷存毅. 区域合作的制度基础:跨界治理理论与欧盟经验[J]. 财经研究, 2007, 33(1): 57–67.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上一篇:一种资产定价过程中跳辨识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