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财经研究 2012 年 第 38 卷第 03 期, 页码:82 - 93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文章基于当前国际社会的压力和我国政府已经做出的承诺,本着"高歌稳进"的思想,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实证分析了1995-2009年碳排放的区域特征,并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研究了2050年前区域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测算,提出了实现低碳目标的主要路径和具体方案。研究表明,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碳排放总量逐年攀升,工业比重和煤类能源消费比重过大,碳排放强度较低的优势正在逐步削弱。今后40年,长三角地区的减排压力较大,其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五年目标"应相对平稳,大体可以在17%-19%之间进行选择。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短期内主要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从长三角现有工业结构看,积极鼓励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工艺品等行业的发展,同时适度限制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塑料制品业等行业的规模,将有利于实现区域低碳经济目标。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2009,(3):4-13.
[2]郭志达.辽宁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J].环境保护科学,2010,(2):109-111.
[3]黄伟,沈跃栋.长三角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上海电力,2010,(1):13-16.
[4]姜克隽,胡秀莲,庄幸,等.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J].中外能源,2009,(6):1-7.
[5]李金良,黄紫华,张慧,等.珠三角(广东)外向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特区经济,2010,(9):22-24.
[6]刘传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中国低碳道路的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146-152.
[7]刘红光,刘卫东.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2):285-292.
[8]刘薇.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析[J].商业研究,2010,(9):160-164.
[9]潘家华.节能减碳需要高歌稳进[J].中国经贸导刊,2011,(9):11-13.
[10]潘家华.低碳转型的背景与途径——从哥本哈根会议说起[J].阅江学刊,2010,(4):85-89.
[11]王峰,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0,(2):123-136.
[12]王好,赵艾凤.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0,(11):41-42.
[13]赵涛,刘朝.天津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与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1-36.
[14]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学动态,2011,(1):132-136.
[15]Ang B W,Zhang F Q,Choi K.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J].Energy,1998,23(6):489-495.
[16]Wu L,Kaneko S,Matsuoka S.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stagnancy of China’s energy-related CO2emission from 1996to 1999: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intensity change and scale change[J].Energy Policy,2005,33(3):319-335.
①可参见“陈昌智:应早日制定国家中长期低碳经济发展规划”,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3-01。
②IPCC(2006)提供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是直接根据“表观消费量”中的能源消费数据核算的,而不计算热力和电力。在能源平衡表中,“表观消费量”等于“加工转化量”、“终端消费量”和“平衡差额”之和,其中“终端消费量”是按农林牧副渔等部门进行划分。为了获得行业结构分析所需数据,本文采用后三者之和来测算碳排放量。
③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平衡表中,能源被分为四类共20种。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分类方式不能真正体现长三角地区的能源结构,因此在统计时对平衡表中的能源分类做了部分调整。具体而言,先把“终端消费量”和“平衡差额”这两大块的能耗数据按“煤类能源”、“油类能源”和“气类能源”进行整合,然后将“加工转化量”中的“发电”、“供热”统计到“热电及其他能源”,把“洗选煤”、“炼焦”、“煤制品加工”归入“煤类能源”,把“炼油”和“制气”分别计入“油类能源”和“气类能源”。
④按照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我国未来GDP增长率将呈现递减的趋势(见表3)。对历年全国与长三角地区GDP增长率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我们在参考未来中国GDP增长率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推算长三角地区的GDP增长率,从而得到2050年前长三角地区GDP的预测值。
[2]郭志达.辽宁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与应对策略[J].环境保护科学,2010,(2):109-111.
[3]黄伟,沈跃栋.长三角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上海电力,2010,(1):13-16.
[4]姜克隽,胡秀莲,庄幸,等.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J].中外能源,2009,(6):1-7.
[5]李金良,黄紫华,张慧,等.珠三角(广东)外向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特区经济,2010,(9):22-24.
[6]刘传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中国低碳道路的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146-152.
[7]刘红光,刘卫东.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2):285-292.
[8]刘薇.北京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析[J].商业研究,2010,(9):160-164.
[9]潘家华.节能减碳需要高歌稳进[J].中国经贸导刊,2011,(9):11-13.
[10]潘家华.低碳转型的背景与途径——从哥本哈根会议说起[J].阅江学刊,2010,(4):85-89.
[11]王峰,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0,(2):123-136.
[12]王好,赵艾凤.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0,(11):41-42.
[13]赵涛,刘朝.天津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与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1-36.
[14]庄贵阳,潘家华,朱守先.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经济学动态,2011,(1):132-136.
[15]Ang B W,Zhang F Q,Choi K.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J].Energy,1998,23(6):489-495.
[16]Wu L,Kaneko S,Matsuoka S.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stagnancy of China’s energy-related CO2emission from 1996to 1999: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intensity change and scale change[J].Energy Policy,2005,33(3):319-335.
①可参见“陈昌智:应早日制定国家中长期低碳经济发展规划”,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3-01。
②IPCC(2006)提供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是直接根据“表观消费量”中的能源消费数据核算的,而不计算热力和电力。在能源平衡表中,“表观消费量”等于“加工转化量”、“终端消费量”和“平衡差额”之和,其中“终端消费量”是按农林牧副渔等部门进行划分。为了获得行业结构分析所需数据,本文采用后三者之和来测算碳排放量。
③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平衡表中,能源被分为四类共20种。但是我们认为这种分类方式不能真正体现长三角地区的能源结构,因此在统计时对平衡表中的能源分类做了部分调整。具体而言,先把“终端消费量”和“平衡差额”这两大块的能耗数据按“煤类能源”、“油类能源”和“气类能源”进行整合,然后将“加工转化量”中的“发电”、“供热”统计到“热电及其他能源”,把“洗选煤”、“炼焦”、“煤制品加工”归入“煤类能源”,把“炼油”和“制气”分别计入“油类能源”和“气类能源”。
④按照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我国未来GDP增长率将呈现递减的趋势(见表3)。对历年全国与长三角地区GDP增长率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我们在参考未来中国GDP增长率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推算长三角地区的GDP增长率,从而得到2050年前长三角地区GDP的预测值。
引用本文
胡剑锋, 马诗慧.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及实施方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 财经研究, 2012, 38(3): 82–93.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