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
财经研究 2008 年 第 34 卷第 11 期, 页码:77 - 88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文章从空间视角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整体战略的演变路径和作用机制。分析认为,从不平衡向相对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转变取得了总体效率和空间平等相对较好的结合,区域改革开放也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东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致使区域差距在不断扩大。因此,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整体战略的目标应该是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实现总体效率与空间结构的相对均衡,并通过空间集聚及加强区域经济联动等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四轮驱动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也将有助于我国经济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1]魏后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的变迁———从不平衡发展到相对均衡发展[J].经济学动态,2008,5:9-16.
[2]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刘乃全,郑秀君,贾彦利.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演变及整体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05,31(1):25-37.
[4]刘乃全,陶云,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协整分析与区域政策选择[J].财经研究,2006,32(4):49-57.
[5]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6]陆铭,陈钊.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和两种力量[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27-38.
[7]林毅夫,蔡?,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王梦奎,李善同.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李亮.建国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嬗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4):1-5.
[10]谷书堂.空间平等与总体经济效率———中国区域经济格局转型分析[J].经济研究,1994,8:63-70.
[11]陈安平.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基于区域互动视角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7:86-91.
[12]Sylvie Démurger.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J].经济研究,2002,9:14-23.
[13]潘文卿,李子奈.三大增长极对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外溢性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2008,6:85-94.
①国家“十一五”规划形象地将区域经济的战略概括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四轮驱动”。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中部包括山西、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6省;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2个省市区。本文的分析也将按照这一区域划分方法展开。
②很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构想的初衷在于打破区域“条块分割”所带来的弊端。其中一级经济区为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区、西南“四省(区)五方”;二级经济区为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三级经济区为以省辖市为中心的经济区。但遗憾的是,在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下各个经济区尝试的地区间协作并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体制改革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经济区的组织机构尚不具备超越地方行政壁垒进行资源配置的功能,地区间的协作无法形成统一的市场或沟通机制是主要的原因。相反,期间不属于经济区网络的珠三角却由于在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以深圳特区为代表通过吸引大量的港澳台资本到1986年初步形成了资金、劳动、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在改革开放初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刘乃全,郑秀君,贾彦利.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政策演变及整体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05,31(1):25-37.
[4]刘乃全,陶云,张学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协整分析与区域政策选择[J].财经研究,2006,32(4):49-57.
[5]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6]陆铭,陈钊.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和两种力量[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27-38.
[7]林毅夫,蔡?,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王梦奎,李善同.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李亮.建国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嬗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4):1-5.
[10]谷书堂.空间平等与总体经济效率———中国区域经济格局转型分析[J].经济研究,1994,8:63-70.
[11]陈安平.经济增长的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基于区域互动视角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7:86-91.
[12]Sylvie Démurger.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J].经济研究,2002,9:14-23.
[13]潘文卿,李子奈.三大增长极对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的外溢性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2008,6:85-94.
①国家“十一五”规划形象地将区域经济的战略概括为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四轮驱动”。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中部包括山西、江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6省;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2个省市区。本文的分析也将按照这一区域划分方法展开。
②很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构想的初衷在于打破区域“条块分割”所带来的弊端。其中一级经济区为上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区、西南“四省(区)五方”;二级经济区为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三级经济区为以省辖市为中心的经济区。但遗憾的是,在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下各个经济区尝试的地区间协作并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体制改革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调整,经济区的组织机构尚不具备超越地方行政壁垒进行资源配置的功能,地区间的协作无法形成统一的市场或沟通机制是主要的原因。相反,期间不属于经济区网络的珠三角却由于在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以深圳特区为代表通过吸引大量的港澳台资本到1986年初步形成了资金、劳动、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在改革开放初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引用本文
刘乃全, 刘学华, 赵丽岗.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J]. 财经研究, 2008, 34(11): 77–88.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
上一篇:30年工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