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的筹资效应分析
财经研究 2007 年 第 33 卷第 11 期, 页码:105 - 114
摘要
参考文献
摘要
中国非营利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主体力量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资财困境"成为绝大多数非营利组织共同的发展瓶颈。文章认为,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塑造社会公信力,进而吸引资财提供者做出捐助的决策将是非营利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更是解决其筹资瓶颈、使其走出财务困境的关键。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非营利组织不同财务披露方式与资财提供者捐助的关系,得出促进非营利组织披露真实完全财务信息和促进资财提供者捐助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1]Henry Hansmann.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J].Yale Law Journal,1980,89(5):835~847.
[2]Lester Salamon,Helmut Anheier.The emerging sector:The nonprofit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Baltimore:John Hopkins U.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1994.
[3]Peter Drucker.Non-profit pioneers[J].Executive Excellence,1996,13(8):5~12.
[4]Shim Jae K,Joel G Siegel,Abraham J Simon.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nonprofits:The complete guide to maximizing recourses and managing assets[M].McGraw-Hill,1997.
[5]FASB.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NO.4:Objectiv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of Non-business organizations[S].http://wwrw.fasb.org/st/#cons,1980-12-23.
[6]王名.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邓国胜.公益项目评估———以“幸福工程”为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理查德.F.拉金,玛里亚.蒂托玛莎.非赢利组织公认会计原则解释与应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0]李珍刚,王三秀.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J].社会科学,2002,(6):67~71.
[11]张彪.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策略[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1):81~83.
[12]陆建桥.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问题[J].会计研究,2004,(9):16~21.
[13]于国旺.非营利组织财务治理的经济理论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3):66~71.
[14]中国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S].http://www.inof.gov.cn,2004-10-26.
①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66年为初始发展阶段,中国出于政治需要建立了青联、妇联、工商联、科协等大型社会团体和大量学术性、艺术类社会团体;第二阶段从1966年到1978年为停滞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社团活动及发展均停止;第三阶段从1978年到1995年为恢复发展期,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社会团体大量涌现,尤其是行业协会、基金会等;第四阶段从1995年至今,中国非营利组织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扮演了新的角色。参阅邓国胜:《公益项目评估———以“幸福工程”为案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版,第208页。
②王名:《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在这项调查中,中国社团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次排序为缺乏资金、缺乏活动场所与办公设备、缺乏人才、政府支持力不够、组织内部管理问题、缺乏信息交流与培训机会、开展的活动得不到社会的回报、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项目及其他。
③数据整理参考了王名:《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④中国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第七章财务会计报告,第六十五条。
[2]Lester Salamon,Helmut Anheier.The emerging sector:The nonprofit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Baltimore:John Hopkins U.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1994.
[3]Peter Drucker.Non-profit pioneers[J].Executive Excellence,1996,13(8):5~12.
[4]Shim Jae K,Joel G Siegel,Abraham J Simon.Financial management for nonprofits:The complete guide to maximizing recourses and managing assets[M].McGraw-Hill,1997.
[5]FASB.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NO.4:Objectives of financial repor-ting of Non-business organizations[S].http://wwrw.fasb.org/st/#cons,1980-12-23.
[6]王名.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邓国胜.公益项目评估———以“幸福工程”为案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理查德.F.拉金,玛里亚.蒂托玛莎.非赢利组织公认会计原则解释与应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0]李珍刚,王三秀.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J].社会科学,2002,(6):67~71.
[11]张彪.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策略[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1):81~83.
[12]陆建桥.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问题[J].会计研究,2004,(9):16~21.
[13]于国旺.非营利组织财务治理的经济理论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3):66~71.
[14]中国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S].http://www.inof.gov.cn,2004-10-26.
①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66年为初始发展阶段,中国出于政治需要建立了青联、妇联、工商联、科协等大型社会团体和大量学术性、艺术类社会团体;第二阶段从1966年到1978年为停滞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社团活动及发展均停止;第三阶段从1978年到1995年为恢复发展期,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求,社会团体大量涌现,尤其是行业协会、基金会等;第四阶段从1995年至今,中国非营利组织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扮演了新的角色。参阅邓国胜:《公益项目评估———以“幸福工程”为案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版,第208页。
②王名:《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在这项调查中,中国社团面临的主要问题依次排序为缺乏资金、缺乏活动场所与办公设备、缺乏人才、政府支持力不够、组织内部管理问题、缺乏信息交流与培训机会、开展的活动得不到社会的回报、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项目及其他。
③数据整理参考了王名:《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④中国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第七章财务会计报告,第六十五条。
引用本文
张雁翎, 陈慧明. 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的筹资效应分析[J]. 财经研究, 2007, 33(11): 105–114.
导出参考文献,格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