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2020年第11期语音预告

发布时间 : 2020-10-09 09:19:58   (浏览:3691)

为方便读者更快地获知刊文信息、更好地适应读者阅读习惯,《财经研究》特别推出每期“语音预告”,耳听为先,敬请关注。

1.在线教育会拉大不同家庭条件学生的差距吗?(罗长远、司春晓)
摘 要: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本文采用中部地区高三和初三年级的抽样数据,考察了在线教育对不同家庭条件学生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学生在疫情后成绩相对下滑。从学科角度来看,贫困因素对高三理科生的影响要大于文科生;对于初三年级,非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在疫情后语文成绩表现更好,男生在疫情后的数学成绩表现更好。本文研究表明,现阶段普遍推行在线教育会拉大不同家庭条件学生的差距,在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同时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关键词:在线教育;家庭条件;教育公平;双重差分法

2.不确定性事件、投资者关注与股市异质特征(田金方、杨晓彤、薛瑞、王晨)
摘 要:适应性市场假说试图将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经济学两大思想流派融为一体。在有限关注理论框架下研究不确定性事件概念股的异质特征是适应性市场假说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文章基于开源大数据构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研究 COVID-19事件的发生及其信息扩散影响COVID-19概念股的异质特征行为。结果显示,COVID-19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显著拉低了概念股的收益率,增加了概念股的波动性。投资者对COVID-19事件的关注度显著正向影响概念股的收益率,但对概念股波动率的影响不显著;投资者市场关注度的宏观经济维度与 COVID-19概念股的收益率和波动率均不具有显著关系,但中观行业维度和微观个体维度关注度的作用是显著的,均与 COVID-19 概念股的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波动率显著负相关,且主要影响“宅经济”。文章从不确定性事件概念股视角为适应性市场假说提供了有限关注理论的经验证据,也为股票市场应对不确定性事件突发、维护金融安全以及促进实体经济恢复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COVID-19;投资者关注;概念股

3.政府大客户能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张沁琳、沈洪涛)
摘 要:文章基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政府大客户数据,研究了政府大客户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大客户能够提高供应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当政府大客户的层级或者所在地的政府治理效率较高时,以及对于技术距离较大或者产品市场竞争较激烈的企业,政府大客户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效应较为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政府大客户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投入和资源配置效率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文章从政府作为企业主要客户的视角,拓展了政府角色及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政府大客户影响企业经济效率的经验证据,丰富了政府与企业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政府大客户;全要素生产率;政府治理

4.政府背景客户关系能否缓解民企融资约束问题?(窦超、王乔菀、陈晓)
摘 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民营经济的一大顽疾。如何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帮助民企纾困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文章从供应链风险传递的视角,揭示了政府背景大客户能够通过降低供应链违约风险,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尤其当市场竞争激烈、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域信用环境差或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高时,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扶持力度更强。文章的研究解释了一些地区为何民营企业竞争政府采购合同,并揭示了在困难时期政府采购订单起到稳定地方融资环境和经济的作用。
关键词:政府背景大客户;民营企业;融资约束;违约风险

5.产权结构如何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Zhan Shurui、战明华、李帅、经博渊)
摘 要:针对近年来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出现的国有经济占比提高现象,文章从逆周期政策效果和中介变量选择两个角度,考察了产权结构上的这一变化对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有经济占比的提高弱化了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控效果,且这一过程主要通过信贷而非利率渠道实现;(2)在国有经济占比提高的情况下,选择货币而非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更有助于熨平经济波动;(3)国有经济对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弱化信贷渠道的加速器效应和对利率不敏感的双重效应而实现;(4)国有经济对价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具有负面影响,但并没有达到结构突变的程度。文章的政策含义在于,由于经济产权结构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机制与传导效果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应当把产权结构变量纳入货币政策规则函数中,并根据产权结构变化来预测政策效果和确定中介目标,从而探索出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中国模式。
关键词:国有经济占比;逆周期调控;中介目标;传导渠道

6.产业政策与企业资产金融化(步晓宁、赵丽华、刘磊)
摘 要: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文章以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作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从企业资产金融化的角度检验了产业政策对资金脱实向虚的影响。结果表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显著促进了非金融企业的资产金融化水平,导致资金由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机制分析表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加剧了非金融企业的资产金融化程度,而且影响程度呈现逐年增强的态势。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与小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相比,在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资产金融化程度显著提高。文章的研究有助于从产业政策视角理解经济脱实向虚现象,为政府设计差异化的产业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企业资产金融化;脱实向虚;融资约束;产业政策

7.财政竞争、预算软约束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杜彤伟、张屹山、李天宇)
摘 要:财政竞争和预算软约束是中国式分权体制蕴含的两大核心问题,对地方财政具有深刻的影响。文章将两者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通过区分不同的财政竞争方式和预算软约束表现形式,从多个维度分析了其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它们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对于财政竞争,无论是税收竞争还是支出竞争,都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预算软约束,转移支付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土地财政和城投债都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交互效应研究显示,转移支付与财政竞争的互动机制有利于财政可持续,而土地财政和城投债与财政竞争的相互作用不利于财政可持续。地区异质性研究表明,与发达地区相比,财政竞争和转移支付对欠发达地区财政可持续性的积极作用更大,城投债的消极作用更大,土地财政作用的地区异质性不明显。此外,转移支付与支出竞争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在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土地财政与支出竞争之间互动机制的负向影响不存在地区异质性,城投债与税收竞争之间的互动机制更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可持续性。文章为差异化地设计地方财政融资方式、循序渐进地实行风险防控措施和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财政竞争;预算软约束;财政可持续性;交互效应

8.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功能的“纺锤”效应(李丁、何春燕、马双、邵帅)
摘 要:住房公积金是一项具有互助性、福利性和强制性的制度,设计初衷是促进我国住房公平,保障劳动者有房可居,但是其有效性和公平性受到了质疑。文章利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检验了公积金制度对居民住房拥有和购房计划的影响,并将最低工资作为工具变量解决了内生性问题。结果显示,家庭每月公积金缴存额对居民住房拥有和购房计划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更重要的是,公积金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两端补贴中间”的“纺锤”效应。对中等收入家庭而言,公积金对其住房拥有和购房计划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低收入家庭购房计划的影响不显著,对高收入家庭的住房拥有和购房计划的影响也不显著。公积金制度是解决老百姓“住有所居”的重要制度安排,初衷是发挥保障功效,但现阶段更应考虑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消费支持力度,保证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公积金;公平性;住房消费;最低工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

9.撤点并校政策降低了生育吗?(江涛)
摘 要:撤点并校引起养育成本上升,从而抑制生育需求。文章利用撤点并校政策在各地的差异,将CHIP2013年农村住户数据与2000-2012年小学数据基于地级市匹配,使用截面双重差分和工具变量方法,分析了撤点并校政策抑制生育的效应大小和机制。结果表明:在家庭层面,如果小学下降比例超过在校小学生下降比例0.5,受撤并政策影响家庭的子女数量平均下降约0.43人。在地区层面,当撤并系数平均每年降低0.03 时,撤点并校可以解释地区出生率在样本期间下降幅度的约13%。在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地区,撤点并校通过生师比上升对生育的抑制效应进一步“放大”;在道路铺装面积较高的地区,撤点并校通过生校比上升对生育的抑制效应有所减弱。文章的政策建议在于:一方面,改善和解决小学义务教育可及性问题,“压缩”学生就学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另一方面,增加专任教师数量和减小班级规模,减弱家庭对教育资源的竞争,降低义务教育成本,进而“释放”生育需求。
关键词:财政压力;撤点并校;生师比;上学距离;生育

10.新式教育、人力资本与工资溢价(燕红忠、唐汝)
摘 要: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难于区分教育的技能效应和信号效应,人力资本与工资溢价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而近代时期的新旧教育长期并存,为我们深入讨论劳动力市场的异质性问题提供了历史基础。文章基于1930年代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职员档案,考察了新式教育对银行职员工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1)新式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有明显的工资溢价,较高程度的学校教育具有较高的工资回报;(2)新式教育的工资溢价主要来自劳动者工作技能的提高,而不是信号效应;(3)由于人力资本水平高的职员具有更强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新工作的能力,晋升速度和部门调动是实现其工资溢价的重要机制。文章为近代社会的教育回报提供了实证案例,通过历史案例推进了工资回报与劳动力异质性关系的研究,也为理解人力资本在近代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微观视角。
关键词:近代中国;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人力资本;工资溢价

11.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能降低公司权益融资成本吗?(孙彤、薛爽、徐佳怡)
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日渐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作为社交媒体之一,微博为企业家从幕后走向台前提供了一条低成本且极便捷的通道。不同于以主流媒体为代表的正式信息传递机制,企业家微博具有明显的“非正式”特征。文章研究了企业家微博这一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对企业权益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家微博发布与其所在企业的权益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而且这一关系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和企业外部信息环境薄弱的情况下更加显著。与公司不直接相关的个性化微博和与公司直接相关的披露式微博都与权益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但个性化微博比例越高,越有利于降低权益融资成本。艾特(@)他人的数量越多,或者正向情感倾向内容比例越高,权益融资成本下降越明显。文章丰富了非正式信息传递机制的经济后果研究,也为企业家选择信息传递方式和渠道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非正式信息传递;微博;权益融资成本;市场化进程;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