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9第21卷第4期
本期导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马艳教授推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轨迹与政策绩效”专栏。专栏中的四篇文章分别聚焦1949-1978年早期探索、1978-1992年自觉探索、1992-2012年全面探索、2012年至今深化探索四个时期,从思想轨迹、政策践行、现实绩效三个维度,确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唯物史观基础上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结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结果。这些认识不仅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也对未来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依然面临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考验。王文臣副教授和徐严探讨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现代西方经济学资本界限的嬗变及其内在逻辑,对建构资本界限的中国话语做出了理论上的回应。为了保证农业稳定发展,郑沃林博士和罗必良教授研究发现农地确权颁证并非直接减少了农地抛荒现象,而是通过作用于农业投资抑制了农地抛荒;为了促进技术创新,实现初创企业生存时间最大化的最优研发强度水平,伏玉林教授和张玉洁为如何决定研发强度最优水平提供了实证支持;为了提升产能利用率,刘军副教授和付建栋通过构建企业营商环境指数证实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提升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对优化经济转轨时期的营商环境、化解过剩产能有所启示;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是否会影响社会保险基金可持续性?曾益副教授和李晓琳认为在短期内可以实现这两项目标,但在中期内必须要引入政策调整方案方可实现两项目标;针对现有差序格局研究只见“差”而不见“序”,刘柏教授和卢家锐博士建议发挥盈余管理中同伴效应的调节作用;保护消费者权益,陈兵教授从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出发,结合其对消费者主体地位、权利义务构造及消费者行为模式的影响,给出了改革并完善人工智能场景下的消费者保护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