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信息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年40卷第5期 |
- 方文丽, 方世建
- Fang Wenli, Fang Shijian
- 全球创业研究奖得主谢恩的学术思想和贡献述评
- Comments on global entrepreneurial research award winner scott a. shane’s academic thoughts and contributions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 40(5): 3-15
- Foreign Economics & Management, 2018, 40(5): 3-15.
-
文章历史
- 收稿日期: 2018-01-15
2018第40卷第5期
如果说通向当代创业研究前沿需要一座桥,斯科特•谢恩教授就是那座必须经过的桥。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管理学院著名经济学和创业学教授斯科特•谢恩(Scott A. Shane),因对创业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而荣获2009年度全球创业研究奖(Global Award for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该奖项源自瑞典小企业研究基金会(Swedish Foundation for Small Business Research)和瑞典经济与地区发展局(Swedish Agency for Economic and Regional Growth)在1996年共同设立的国际创业和小企业研究奖(方世建和程磊,2006)。设立以后,该奖项的认可度和权威性不断提高,2009年,瑞典产业经济研究所(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加入,成为该评选委员会的第三个支持机构,候选人的提名和推荐评选机制进行了改革,较以往更加科学透明,奖金包括一尊银质雕塑“上帝之手”和20万欧元,奖项更名为“全球创业研究奖”。
颁奖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如此评价谢恩:他是一名全面的、独一无二的创业研究学者,发表了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极具创新性的论著,内容几乎涵盖了创业研究的所有领域——创业个体、创业机会、组织情境、环境和创业过程。他的独特贡献极大地推动了创业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不仅影响了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创业研究独特的核心问题的看法,而且影响了学术界看待创业现象的方式。谢恩教授建立的以创业者—机会耦合分析为起点的创业机会识别、评价和开发的过程研究框架凝聚了学科的共识,确证了学科的合法性,奠定了学科的基础,并渐渐地演变为当今创业学研究的主流范式,引领着学科的发展。
二、生平及学术道路谢恩教授1964年出生于美国,1992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谢恩教授教学经历非常丰富,先后执教于马里兰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佐治亚理工学院,现在是凯斯西储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的学术带头人。谢恩教授的大量成果发表于《管理科学》《管理学会评论》《战略管理杂志》《企业创业杂志》《创业理论与实践》等著名杂志。目前他是《管理科学》杂志研发、创新、创业等多个专栏的部门编辑。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1)考察创业者如何识别和评价机会、整合资源和设计组织;(2)高校衍生企业和技术转化;(3)经营模式特许权;(4)风险投资;(5)遗传因素对创业的影响等方面。谢恩教授除了日常的创业课程教学之外,每年还主持举办两次、为期各一周的博士讨论班专题研究创业领域的最新进展。他还为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组织提供咨询,并在世界各地的高级管理者研究项目中授课。
谢恩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师从著名的创业研究学者塞恩凯伦•文卡塔拉曼(Sankaran Venkataraman)教授,深受其影响,这也决定了他后来的研究方向。文卡塔拉曼1997年在《创业、企业和增长最新进展》杂志上发表了《创业的特殊领域》一文,第一次从个体—机会关系的视角来研究创业。其后,谢恩对其导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不断地深化,相继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逐渐勾勒出机会视角下的创业研究框架(Katz和Brockhaus,1997)。特别是他和导师2000年在《管理学评论》上合作发表的《创业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前景》一文创造性地提出了创业者—机会耦合分析框架,在原有个体和情境(context)二维度的基础上加入了机会维度,形成了创业研究的三维研究框架(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耦合分析框架极大地影响了创业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自此以后,以创业机会的发现、识别和开发利用展开创业过程研究逐渐成为创业研究的主流。他们的这篇文章在17年不到的时间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显示被引频数3 320余次,显著高于大部分诺奖得主的代表作的被引频数,影响广泛而又深远。
谢恩教授认为创业研究要成为一门独立的、合法的学科,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还必须有相应的概念体系、理论范式和方法论用于解释现有的其他学科不能解释的现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为此,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公认的成就。
三、学术思想渊源在谢恩初涉创业研究之时,创业研究主要关注创业者的个人特质,希望通过研究发现创业者与常人迴异的性格特质,并在其中寻找导致不同创业结果的原因。特质论研究既不重视环境、机会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关注创业者机会信息拥有方面的差异(Eckhardt和Shane,2003)。但是,以创业者特质为中心的研究对创业活动的解释是不成功的(Gartner,1989),因为创业者的个人特质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反映出来的,而且特定的情境对人的行为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现实中,不同的地区和制度下的创业活动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学者们从法律、规则、习俗等方面对情境也进行了研究。但是过往的这些研究却是分散和分割的。谢恩意识到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作为创业核心的机会也非常重要,创业者在一定的市场过程情境中和创业机会耦合才可能引发创业活动。因此,基于奥地利学派的相关理论,谢恩认为对创业机会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个体、情境和机会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与利用应该是创业过程研究的主线。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知识观、机会观以及其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构建了谢恩一系列思想框架的理论基础。
1. 市场过程理论
奥地利学派将市场理解为行为主体在竞争中不断地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发现机会、创造利润的开放的动态过程,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对市场活动和经济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Hayek,1967)。现代奥地利学派认为,市场非均衡是一种常态,均衡只是一种偶然状态。在非均衡的市场过程中,总存在一些有关利润机会的市场信息未被发现,行为主体的市场目标和市场预期不尽相同,他们人格独立,能够进行独立的判断、决策。在竞争获取利润的市场过程中,新知识持续产生,新信息和市场机会不断涌现。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有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进而把握市场机会的可能性,但机会并非全是市场主体搜寻而得,常常是偶然被感知、发现。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性和市场情境的不同,只有少数人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发现机会、开发机会、获取利润、实现目标。成功者被其他市场主体视为榜样争相模仿,知识渐渐扩散,特定领域中的机会开始减少,市场趋于均衡。持续的竞争获利的市场过程不断揭示新信息,产生新知识,历练市场行为主体,一些领域的市场机会减少的同时,另一些领域的市场机会会增加,甚至涌现出一些新的产业领域机会。也就是说,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机会必然不断地涌现,行为主体在竞争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学习,不仅构建了市场环境,也构建了其自身,他们发现机会、开发机会,成长为真正的企业家,促进了经济增长,使经济发展成为非均衡的市场趋向均衡的持续演化过程。
市场过程中的机会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发现机会、开发机会才会创立新企业。柯兹纳据此建立了企业家发现理论(Kirzner,1997),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企业家的角色。企业家与常人素质存在不同之处,能够通过新信息的挖掘,警觉地发现和开发市场中的利润机会,使市场从非均衡逐渐趋向均衡。(2)企业家“发现”。企业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与其他市场主体互动、互摄,逐渐揭示市场信息,感知市场机会的过程。(3)竞争获利。指的是企业家的发现过程是一个通过发现机会、开发机会的竞争获取利润的过程。(4)市场过程。强调市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会改变产出的数量和价格、生产方式和资源配置状况,这是一个不断产生新的市场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具有警觉素质的企业家能够在新的非均衡市场环境下持续地积累知识、发现机会、开发机会、竞争获利。
谢恩受柯兹纳机会观的启发,通过对一系列丰富的质性数据(qualitative dates)进行研究,认为机会具有潜隐性,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偶然得到的,并非全部搜寻而来。这就在创业领域内验证了柯兹纳的思想。奥地利学派的市场过程理论着重分析市场的均衡趋势,而不是均衡状态。那么,这种均衡趋势是谁来实现的?奥地利学派认为,创业机会产生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生成的市场缺口中(Kirzner,1999)。具有市场警觉性的主体感知、发现了机会,进而开发机会,引发了经济体系趋于均衡的演进过程。据此,行动主体在市场过程中如何识别、评价和利用这些机会就成了关键环节。受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的启发,谢恩认识到市场过程中的试错和发现都是基于知识的变化,知识才是市场过程动态演变的源泉。
2. 分散的个体知识
作为奥地利学派的天才旗手,哈耶克是一位举足轻重、影响广泛的人物。他认为由数量庞大的个人组成的社会,需要合理的制度来保障社会的有序运转。一种秩序的运用涉及众多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分散的知识,而这种分散的知识既不可能为个别心智所完全掌握,也不可能为一个心智的刻意协调而完全控制。人类社会是一种合作的社会,需要充分利用和协调分散的个人知识。在“合作的扩展秩序”基础上人类文明得以建立,在这一秩序扩展过程中现代市场秩序逐渐建立起来,产生了人们难以想象的创造力。市场秩序通过竞争不断地生成分散的个体知识并加以利用,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Hayek,1948)。“个体知识”概念是由波兰尼(Polanyi)于1958年在《个体知识》一书中提出的。在书中他将知识分为两种,一种为显性知识,另一种为默会知识。可以用概念、图表、公式、命题等形式进行陈述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人类知识总体中那些不能用语言、符号清晰表达的知识称为默会知识。默会知识又被称为个体知识。波兰尼认为,我们知道的比我们能说出来的要多得多(Hayek,1978)。哈耶克的知识理论经历了分散的个人知识——默会知识——无知三个阶段,环境是主体基于自己的知识对外界的主观判断,知识也决定了主体对机会的看法。哈耶克的知识理论为谢恩创业过程研究框架奠定了基础。
知识决定了主体的认知,个体认识论的形成基础就是知识。谢恩受此启发,认为创业者的知识决定了对于机会和情境的看法。即机会是客观的,而机会认知的过程则是主观的。机会认知和情境认知在创业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机会的发现过程中,知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个体拥有的知识不同、经历不同,决定了捕捉信息、识别机会的能力不同,这也就提出并解释了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发现机会,而另一些人却发现不了。谢恩还认为创业过程也是一种秩序,创业者对机会的识别、评价和开发是一系列方向性的过程,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谢恩艺术性地将奥地利学派的知识观和秩序论再现于创业研究之中。
3. 企业增长和组织协调理论
长期以来,对于企业增长的研究一直是热点。潘罗斯(Penrose)出版于1959年的《企业增长理论》继承了熊彼特传统,认为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构成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方向的坚实基础,她特别强调管理服务的重要性,认为管理服务能使企业的资源转变为企业成长的资源。这种观点为看待企业增长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视角(Penrose,1995)。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姆森提出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和治理结构选择理论,他在科斯的基础上研究了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协调形式。以契约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契约治理结构的设计,创建了交易费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上两种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通过研究企业内部动态活动来分析企业行为和业绩增长,关注企业规模增长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但是对外在要素和组织形式对企业增长的影响关注不够。随着新经济发展时代和创业时代的到来,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原有的理论视角难以解释很多新的问题。谢恩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视角从企业内部拓展到外部,通过对特许经营的研究,突破性地提出了利润分享和产权的分解让渡也可以促进企业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这不仅是对创业研究领域的丰富,更是在吸收传统理论营养基础上的向前发展,是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的反哺及推动。他将特许经营视为一种治理结构,认为特许经营满足了一部分人创业的需求,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扩大了组织边界。谢恩对于特许经营的研究第一次将治理结构选择理论引入到了创业研究之中,极大地丰富了创业研究的理论视角,开拓了人们研究的视野。
四、主要学术思想和贡献谢恩是一名不同寻常的“全才”,在创业的实证研究、概念性研究和方法论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有关创业现象的几乎所有主要研究领域——创业个体、创业机会、创业过程中的组织情境等——都硕果累累。他的研究对象非常广泛,从一般的模仿性创业企业到以研发为基础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风险投资支持的各类企业(Busenitz等,2003)。他还擅长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艺术性地综合使用了质性分析和高级定量研究方法。
(一)创业个体
创业中个体的研究在创业研究的初期一直居于重要地位,学者们认为创业者存在着与非创业者显著不同的个性特征,并逐渐形成了创业研究的特质论。谢恩受奥地利学派企业家发现理论和“个体知识”(private knowledge)概念的启发,十分关注创业个体的能动行为,为此,他对创业中的个体行为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谢恩利用一系列丰富的质性数据,比较了公司创业的成功者和失败者(Shane,1994)。他从68个国家的4 000名个体中搜集了相关资料,使用了比同时期研究者更多的数据和资料,并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公司内创业者而非独立企业的创业者,得到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即公司创业的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的差异是很明显的,而且这种差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是存在的。此外,谢恩(2002a)还认为机会一般都具有潜隐性,机会并非都是刻意搜寻而得,很多场合是偶然获得的。在此基础上,谢恩提炼出了个体—机会联结这一重要概念。谢恩通过案例研究揭示,机会的发现、开发与主体特定先前知识显著相关。这篇文章对创业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学者们认同个体的先前经验不仅会影响创业行动还会影响对特定机会的警觉和感知,创业机会与创业者个体特质是关联的(Dimov,2004;McMullen和Shepherd,2006)。
为了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谢恩进行了案例研究设计(Shane,2000)。他基于先进的MIT方法(谢恩,2000a)使用访谈和文本数据记录了所有的创业尝试,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三维记录(3DPtm)。他使用这种方法研究了为何同样的技术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创新和创业。通过假定技术不变,他避免了成功偏差(success bias)和案例之间不可观测的异质性。
谢恩还研究了遗传因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探讨在个人特质既定的情况下,后天因素对创业者的影响,他以双胞胎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非常有创意的研究方法。尼克拉乌和谢恩列出了后天因素发挥作用的四种机制(Nicolaou和Shane,2009)。基于单卵和双卵以及同性别双胞胎的大样本,谢恩等人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创业的各种测度指标有着相对较强的影响。这项研究为学者们更好地理解创业者个体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得出的结论既新颖也很有趣,虽然还存在着局限性,但给学界的启迪是明显的。
(二)创业机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业研究学者们逐渐突破了创业研究的特质论,并将重点放在创业机会上(Low和MacMillan,1988)。创业研究的系统性展开,都是从对创业机会的定义开始的。卡森(Casson,2005)对创业机会的定义是“那些新产品、服务、原材料和管理能够被应用或出售而获得高于其成本的情况”。但是这种定义却饱受批评,戴维森等人认为,一方面,传统研究将创业视为一种经济现象,卡森对机会的定义是确定性的,认为对机会的开发是有利可图的,这背离了创业的本质——不确定性。这种定义在明晰现象和领域的界限方面遇到了困难。另一方面,一旦对机会的定义是确定的,那么也就无需新的学科来解释创业,既有的理论就可以解释创业现象,但是创业面对未来,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可能产生全新的事物,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需要解决新问题的新范式和新框架,用既有理论研究属于新瓶装旧酒,所以新问题呼唤着新学科的诞生。而卡森的这种定义是无助于使创业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无法为创业研究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Davidsson,2003;Singh,2001)。谢恩和埃克哈特(Eckhardt)采纳了这些批评,并从三个方面对机会定义进行了延伸、明晰和更新。在明晰机会这一方面,他对卡森的机会定义进行了深刻的重释:“一种通过新手段、目的或手段—目的关系的构建而引入新的商品、服务、原材料和组织要素方法的背景情境”,并且认为“这种背景情境不需要改变经济交易产生创业机会的条件,仅仅具有改变经济交易条件的潜力就够了”。有学者认为这种定义过于客观化,对此批评谢恩解释道:“发现”是指对机会的觉察,而非对发现“真实”机会的证实,因此并不是完全的客观化。
关于创业机会的本体论认识方面,谢恩(2003)对熊彼特式机会和柯兹纳式机会进行了讨论,认为前者包含了机会创造。相对于他以前的认识来说,这是一个相对主观性的观点。但是,他还保持了一定的客观性,正如在他以前的所有文章中表明的那样,谢恩认为机会具有外部因素。谢恩对于机会特征的强调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之前相对于个体和环境特征来说,一直被忽略的机会特征(Gartner,1989)。尽管谢恩的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给其他人带来了极大地启示,但仍有大量的理论性工作有待深入研究和解决。
(三)创业过程中的组织情境
创业企业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特定企业都必须具有与之匹配的某一组织形式。所以合适的组织形式成为创造新企业、将机会转化为商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Shane和Hoy,1996)。交易费用经济学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研究了组织的治理结构的选择,认为不同的契约应该对应不同的交易。谢恩拓展和超越了治理结构选择理论,史无前例地从创业角度研究了特许经营、风险资本和衍生创业方面等组织模式。
1. 特许经营
谢恩在1996—1998年间对特许经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一时期,他与其他研究人员多次主办有关特许经营的国际会议,并且在JBV(Joumal of Business Venturing)上编辑了两期特刊,以此增加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兴趣,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特许经营是指由特许人制定为最终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计划,由加盟店在向特许人支付费用并同意被监督的条件下而获得使用计划的权利。在这之前,人们通常对创业有种误解:创业者总是通过建立新组织来开发机会,并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谢恩的研究突破了这一认识,他研究了一些特许经营的案例,将特许经营视为一种混合组织形式,并认为利润分享可以作为促进企业增长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不仅是对创业研究领域的拓展,更因为超越了潘罗斯有关管理能力决定业绩增长的观点而丰富了管理学理论。
在影响特许经营的因素中,谢恩(1998)认为委托代理关系而非资源约束影响了特许经营者的行为。在1996年的文章中,他结合国际创业研究,通过应用代理理论,得出积累较强管控能力的特许经营者更倾向于向海外扩张的结论。此外,他对研究方法进行了调整,采集了1 300家企业1979—1996年间建立特许经营的纵向数据,提出9条假设并进行了检验,结果有8条假设得到了实证支持(Shane,1998)。在2008年的一篇文章(Mitsuhashi等人,2008)中,谢恩再次展现了他高超的经验研究技巧,鉴于初创企业较高死亡率引起的幸存者偏差以及对特定时点个性的影响会造成创业研究结论的偏误,他使用跨部门数据巧妙地降低了影响偏差。显然这些研究的数据范围以及问题都超越了创业研究领域,具有更广泛的研究意义,对其他领域的研究也有很大启发。
谢恩通过对成熟企业理论的熟练应用,将特许经营置于创业研究中,为研究创业现象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框架,并且通过实例的导入,以一种策略的方式提升了经验研究的质量(Shane,1996)。
2. 风险资本
与特许经营一样,谢恩的研究表明创业者—风险投资家的耦合可以被视为一种混合组织形式,这也是一个非常令人感兴趣的研究领域(Cable和Shane,1997)。谢恩在这一方面也发表了一些有影响力的高质量文章。在谢恩对此进行研究之前,有关创业与风险资本关系的研究理论基础相当薄弱,至多只是应用了委托代理理论。1997年,凯布尔(Cable)和谢恩合作在《管理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概念性的文章,通过使用囚徒困境这一经典范式,作者在各种理论视角和先前结论之间进行了折中,提出了以下要研究的问题:(1)影响创业者和风险资本合作程度的因素;(2)在合作关系不同阶段,这些影响因素如何变化。谢恩认为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觉察到的时间压力、觉察到的来自合作的报偿、信息、个体相似性和交易程序。这篇文章对影响创业者复杂的因素——风险资本关系的基本要素进行了开创性的剖析。
关于创业者与风险投资家的关系,谢恩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风险投资家为创业企业提供资金;二是为创业企业在团队建设和运营策略及战略方面提供帮助;三是推荐供应商并帮助其进行市场策划。由于风险资本支持的创业企业比其他的创业企业更有可能公开上市,所以风险资本家与承担首次公开上市的投资银行家有意愿发展强有力的关系,共同帮助新企业公开上市。而在初创企业方面,为了获得风险投资的支持,创业企业要具有高成长潜力,创业团队富有经验,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诉求清晰,并制定出公开上市的计划(Katila和Shane,2005)。
此外,谢恩通过研究发现吸引风险资本和产品销售是企业获取资本的两种方式,两者可能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也就是说,成功地吸引风险资本可能会降低企业生产高质量商品并提升销售额的积极性(Katila和Shane,2005)。事实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新企业得到了来自天使资本和风险资本的投资(Shane,2008),但是金融资本在创业中扮演的重要和积极作用仍是不容忽视的。谢恩对创业者和风险资本关系进行的研究具有开创性,产生的影响深远。
3. 衍生创业
技术成果转化的组织体系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学者们对产学研联盟、技术中介、孵化器、工业研究院、政府采购和衍生企业如何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将技术成果转化和创业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谢恩则是第一人。他对大学衍生企业的创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学术创业:大学衍生企业和财富创造》一书中,谢恩总结了自己与其他学者的工作,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洞见,以期引起读者的思考并试图回答以下一些关键问题:在何种环境下,大学的技术成果更易于商业化?这种转化更可能采用何种形式?可以预期怎样的结果?格雷戈里奥和谢恩研究了为什么有些大学比其他的大学产生更多的衍生企业(Gregorio和Shane,2003)。他们认为获取风险资本的便利和对于商业化导向的重视都是重要的原因。智力优势和大学政策(持股政策)都是解释一流大学之间商业化差异的原因,但是这些原因却不足以解释“实力较差”的研究机构之间的差异。而且因果模糊性(causal ambiguity)也决定了不同大学之间复制成功模式是很困难的。
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而日本和西欧国家经济则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贝—多法案(Bayh-Dole法案),力图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谢恩对此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这个法案使得大学开始关注那些可以被用来转化的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科研成果商业化,提升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对小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Shane,2008)。在谢恩和索玛雅(2007)的文章中,他们认为Bayh-Dole法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即过度地强调大学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明显弱化了大学创造知识的功能,从而又有可能限制从大学科研中诞生新的小企业。
(四)创业过程
随着创业时代的到来,学者们对创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研究者们主要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创业者个体特质和情境这两个维度,而忽略了机会。谢恩和文卡塔拉曼(2000)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机会维度纳入创业研究视角,构建了创业者个体、情境和机会的三维研究框架,与以往研究中的三维割裂和独立不同,他将三个维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开创性地提出创业者—机会耦合分析框架,主张以“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估和开发”为主线展开创业过程研究,其中三个最基本的问题为:(1)创造商品和服务的机会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存在;(2)某些人(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能够、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发现并利用这些机会;(3)创业者在开发创业机会的时候为什么、什么时候以及如何采取不同的行为(见图1)。
关于机会的来源目前尚无定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机会的产生是主观创造还是客观存在。谢恩(2005)认为对市场的四种类型的外生冲击可能会产生新的市场机会:政治和制度变革、社会和人口因素、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及其结构变革。
在机会识别阶段,创业者的创业警觉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Shane,2001)。通过案例研究,谢恩(2000)发现,在很多情境下创业者是通过偶然接触的信息,警觉地感知到创业机会的,并非总是通过有意识搜寻来发现机会的。谢恩的研究表明,创业者的先前经验影响着对新信息的感知,触发了创业机会的发现。这切合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观点:由于分散的知识在不同人群和地区间传播方式导致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带来不确定性,当一名创业者感知到市场不确定状况中存在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又无法在市场上出卖,他就可能去创业。谢恩的研究结论是:创业者只是发现那些与其先前知识相关的机会。
对于机会的开发,谢恩认为若创业者发现市场机会具有开发价值,他们会迅速的整合资源创立企业以尽快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Shane,2003)。在创业者利用机会创建新企业或新组织的过程中,创业资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创业者的创业行为,现有的资源被重新整合,或者新资源被开发利用,资源利用的效率会逐步提高,资源提供者也因此得到更高的租金。但由于创业活动的高度不确定性、创业者与资源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偏好结构不同,所形成的创业期望也有差异,创业者可能难以从外部获得全部必要的资源。这种情况下需要创业策略,探讨建立新创企业独特的契约结构,合理地配置所有权、控制权和索取权,以控制信息不对称对双方带来的危害,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以争取更多的资源合作。此外,整合外部资源是要通过创业者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创业战略来实现的。不同的创业者制定的战略不同,实施的方式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五、范式构建和研究推进谢恩的学术思想对创业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Harper,2003)。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创业研究核心议题和范式
谢恩教授在2000年后又发表了很多文章来解释自己提出的创业者—机会耦合的创业过程研究范式,首先是创业者对机会的识别和感知,然后是创业机会的评估和开发。他指出,至少有三个方面因素体现着创业研究的独特性:机会是过程研究的起点;创业者—机会耦合关系(Eckharclt和Shane,2003)是研究的对象;耦合关系中表现出的动态的新奇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这样,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分散的情境研究和创业者特质研究逐渐被机会—创业者耦合关系研究所取代。谢恩通过研究指出,创业研究只考虑创业者个体特质和环境是不全面的,必须考虑三个因素:创业者个体特质、创业机会和创业环境。由于创业环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稳定的,所以它只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次级因素,理解和解释创业行为的第一级因素是创业者个体特质和机会特征。由于创业者个体特质的异质性,个体对机会的感知和识别是不同的,因此,谢恩虽然复兴了创业研究对个体特质的关注,但这是在机会—个体特质关联的条件下展开的。AM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为此专门辟出一个专栏讨论谢恩和文卡塔拉曼提出的创业者—机会耦合研究框架,扎赫拉(Zahra)和戴斯(Dess)、辛格(Singh)、埃里克森(Erikson)、谢恩及文卡塔拉曼等分别就概念体系、创业机会定义和创业研究维度等进行了探讨。学者们逐渐达成共识,创业研究是过程研究,其起点是创业机会的研究,创业者—机会耦合分析是研究的基础,以创业者个体、机会和情境三个构面相互关联研究为核心的创业过程分析成为创业学的主流研究范式(Mason,2004)。
(二)建构独立的创业学科
创业学科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是学术界多年争论的焦点之一。基于谢恩和文卡塔拉曼(2000)的思想,对于一个独立的社会科学领域,首先,必须从问题开始,问题适当与否、是否独特决定了学科的独立性。其次,应该建立一套基于特定本体论、认识论的概念体系,用来解释和预测创业实践中产生的独特问题。有了创业学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才有可能确证相关学者在该领域内的独特贡献,理解和解释创业实践和理论的诸多问题。第三,研究对象有特色。创业研究的核心议题决定了创业研究者关注的研究重点不再仅仅是创业者类型或新企业、小企业的议题,以创业机会为起点,创业者—机会耦合分析为基础的创业过程及其各阶段表征分析将成为研究的基本议题。第四,理论基础。不同于其他许多学科,创业学界已经取得共识,创业研究是以机会为起点的过程研究,是一种动态的非均衡研究。知识的分散对应着信息不对称,带来市场不确定性,从而产生市场缺口,蕴含市场机会。但由于异质的市场主体对机会价值的评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预期,导致不同的创业行动和效果。因此,谢恩通过研究阐明,以信息概念为根基的理论框架已成为创业学的主流,创业者寻求均衡的行为倾向逐渐转变为探测机会信号,将外部环境中看似不相关信息进行关联,提高机会感知和识别能力的行为倾向。第五,研究方法和工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者们进行创业研究时,大多采用定性方法和较为浅显的定量方法,仅仅局限在数据的性质分析上(Baron,2004)。谢恩根据创业过程的特性,率先将其他学科的成熟方法和技术引入到创业研究中,使得该领域内的研究更富科学性和严谨性。他认为运用演化理论和相应的工具将会成为研究创业动态性的主流。由于创业是一个不同参与者根据不同的关于机会的市场预期进行选择的历时的动态过程,创业研究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纵向研究和序列分析。谢恩在研究中感到历时的“时间指向”和共时的“时间截面”选择模型将会得到运用,需要在创业研究中进行时间动态性分析和方法论变革(Busenitz等,2003),他认为非均衡的演化理论、复杂性理论比均衡理论更适合创业研究。此外,谢恩主张创业研究中应该将计量经济实证研究与实验设计相结合(Casson,2005)。如利用随机模型来发掘未观察到的机会与个体的异质性,采用赫克曼修正来研究如何捕捉创业机会。
(三)对创业研究的推进
尽管目前学术界对机会是创业研究的核心议题已经达成共识,但机会究竟是发现的还是行动中创造的,迄今争论不休,成为当今创业研究的前沿热点议题。
具体说来,机会发现观直接承接于Shane和Venkataraman(2000)所提出的创业者—机会耦合分析框架,他们汲取奥地利学派的洞见,强调个体的警觉性与分散知识或者信息的重要性,认为创业机会本身是独立于创业者的感知而客观存在的,而创业机会的识别则是一种主观性过程。学者们进一步指出创业机会起源于对现有市场或者产业的外生性冲击(Drucker,1985;Shane和Venkataraman,2000;Eckhardt和Shane,2003)。机会发现观最早成为创业研究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若干学者对机会发现观进行批判性分析,提出机会创造(生成)观(Gartner等,2003;Baker和Nelson,2005;Fletcher,2006;Alvarez和Barney,2007)。秉持创造观的学者认为创业机会与可能会产生经济财富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紧密相关,但是蕴含经济财富的潜力有可能能够实现也有可能实现不了(Alvarez和Barney,2010;Alvarez等,2013)。在此观点中,创业机会是不能够独立于创业者的感知而存在的,是在创业者创业行动过程中社会性地创造、生成建构出来的,是与创业者纠缠在一起的。此外,学者认为创业机会起源于创业者的想象力(Dimov,2011)或者创业者对周遭环境的解释之中(Wood和McKinley,2010;Wood和Williams,2014)。然而,在发现观学者与创造观学者相互辩论之时,出现了第三种观点,即机会发现—创造观(Dutta和Crossan,2005;Chiasson和Saunders,2005;Zahra,2008;Venkataraman等,2012)。在此观点中,学者们综合发现观与创造观各自的优点,既强调创业机会的客观属性也强调其主观属性,认为创业机会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是二者兼有的。例如:Chiasson和Saunders(2005)将创业机会重新构思为选择、修改和使用结构指导下的脚本,而Venkataraman等(2012)将机会重新构思为一种人工物。
有关机会本质的学术争论已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其中,学者们各执己见,难以达成共识。不过,大家均认可创业研究的新范式,将创业机会视为创业研究的独特研究议题和核心谜题,认为创业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能够为其他学科贡献新智识思想,进而提升创业学科的合法性。
谢恩以机会为起点的认知—决策过程已成为创业研究的核心。他所提出的个体—情境—机会的三维创业研究架构具有极大的张力,为创业研究打开了广袤的空间,吸引了众多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创业机会决策领域,美国学者Sarasvathy(2001)的研究表明,创业者在商业环境下做出创业决策时会对应两种不同的决策逻辑:因果逻辑(causation)和效果逻辑(effectuation)。因果逻辑是一种基于预测的创业决策行为逻辑(Sarasvathy,2001;Wiltbankd等,2006),对手段和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创业者运用的手段以及希望达到的目标的特征。这种决策逻辑认为市场是独立于创业者而存在的,创业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可能抓住该市场的机遇(Sarasvathy,2001)。创业者制定计划并且收集必要的信息来确定用何种最优的手段达到既定的目标。效果逻辑则是一种基于控制的与传统管理理论不同的创业决策逻辑。它以实用主义(pragmatism)哲学为基础,强调“行动”、“解决问题”和“效果”,即“一切行动看效果”。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在这种行动逻辑的指引下,创业者关注在手段给定、目标模糊的条件下自己能够做些什么,强调对于或然事件的把握和利用(Sarasvathy,2001;Wiltbankd等,2006),认为未来是建构出来的,并且是可以被个体的互动行为所影响的(Sarasvathy,2001)。Sarasvathy提出的效果逻辑的创业决策理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掀起了一股从理论到实证的研究热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诸多新问题(Dew等,2008)。Sarasvathy的效果逻辑理论深化和丰富了谢恩以创业者—机会耦合为起点的创业过程研究,并引发了一系列新的创业前沿议题。
六、结 语迄今为止,谢恩教授是唯一一位既获得了全球创业研究奖,又获得了AM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十年最优秀论文奖的学者。特别是后一奖项反映了创业学在当今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真正理解谢恩教授对当代创业学的突出贡献,需要纵览当代创业研究的历史之卷,追寻、梳理他的思想、理论脉络,才能彰显他的学术贡献之价值。
现代创业学基本问题是熊彼特(1911)提出的,他将哲学家尼采的英雄(超人)史观用于经济发展的分析。背景是19世纪的工业资本主义,研究的问题是:为什么工业资本主义能如此快速地发展,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何在?长期发展趋势如何?他的研究结论是: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的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常常伴随着“创造性破坏”(尼采语)。这一基本问题及其回答经济史称“熊彼特I”。“entrepreneurship”一词在长达70年的时间里都被用于指称“企业家精神”,直到1992年柯兹纳撰文认为该词义应为“精神指导下的行动”,“entrepreneurship”指称“创业活动”才渐渐流行开来。
熊彼特留下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思想遗产,20世纪60年代初,一批学者对“熊彼特I”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研究议题:既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的创新活动,那么通过研究发现这样的企业家不同于常人的人格特质,进而找出这样一批人,让他们来领导、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岂不就快速发展了吗!其后近30年间,这一研究路向成为创业研究的主流。遗憾的是,近30年的主流研究虽然讲述了各种各样创业者动人的传奇故事,理论成果却常常难以自圆其说,并一直未得到充分的经验证据的支持。
理论研究上,特质论不可避免的失败了。反观现实中,创业实践风起云涌,1985年彼得•德鲁克宣称,创业型经济正在取代管理型经济,一个伟大的创业时代来临了。面对时代潮流中涌现出的许多新的重大创业问题,大量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运用自己熟悉的学科理论、工具、方法,以不同的立场、视角试图理解、解释新兴的创业现象,但由于缺乏统一研究前提、概念体系、学术语言等,学术纷争不断,难以协调,学术进展缓慢,时代呼唤着统一的创业学研究范式和新的理论建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谢恩提出创业研究理论范式,为当代创业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创业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创业机会成为创业研究的核心议题。耦合分析取代了特质论研究,非均衡分析方法取代了均衡分析方法。研究者不再热衷于寻找一般情境下创业者迴异于常人的特质,而是聚焦于研究个性化的创业者在特定时空情境下对有价值的商机所表现出来的创业意向。
自2000年以来,斯科特•谢恩已经成为重新定位创业研究重点和方向的一位核心学者。首先,他影响了学术界关于什么是创业研究核心问题的看法。其次,他影响了人们看待创业的方式。第三,他提出的以创业者—机会耦合关系为基础的创业过程分析框架影响了学者们进行创业研究的范式。第四,在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及独特分析方法方面,他是一位先驱者,启发和引领了创业研究领域的方法论创新和发展。第五,他的分析框架中内含了创业学科独特的问题、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目标和方法论五方面要素,奠定了创业学科的合法性基础。
随着近二十年的发展,创业学已成为显学并产生一些新的研究议题。首先,以知识分散为基础的信息分析理论框架正逐渐成为创业学研究的主流,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改变了社会各组成部分连接的方式和属性,在一定的时空情境下选择做什么、由谁来做、资源如何组织等创业要素的关联耦合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创业机会—创业者耦合的创业过程研究的内涵、要素、概念体系、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相应的变化产生了一系列与信息分析、信号判断(及能力)相关的议题。其次,以往很多研究都是关于创业者该如何行动才能成功,但事实上,影响创业过程的许多因素都是超出创业者控制范围的,特别是创业机会的不同。因此,冲击市场的外生因素、机会的社会建构、创业者身份的不断建构以及与机会的动态耦合都是值得研究的议题。第三,创业机会和创业个体在创业过程中的交互耦合是一个其他学术领域都未曾涉及的研究议题,不仅超越了经济学、管理学所有分支的研究范围,而且形成了社会科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第四,谢恩的创业学研究范式探究创业者不同的个体因素如何解释创业机会的识别、评估和开发,但至今创业学中还未能给出创业机会评估的理论解释过程模型。第五,创业者特质论研究的本体论基础是个体(主体)本体论,创业者—机会耦合论超越了个体本体论,引出了关系本体论,涉及主体间性的一系列研究议题。2013年以来,Sarasvathy、Venkataraman等多位著名学者都曾尝试这一方面的探索,但尚未取得明显的进展。第六,创业者—机会耦合关系下创业结果也将成为创业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在个人和企业层面,不仅需要研究创业者个人和组织的绩效,还会探讨创业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及其影响。在社会层面,研究的范围必然会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扩展到社会财富分配和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等议题。第七,过程研究需要方法、工具的支撑,演化理论、事件历史分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计算机模拟、不完全契约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等理论、工具、方法如何在创业过程分析中使用,已经激发起大量学者的研究热情。创业研究领域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并从一个值得探究的研究领域转变成一个不断提出重大问题的社会科学学科。创业研究中形成的许多成果已开始反哺其他学科。创业学研究正在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1] | 方世建, 程磊. 创业家与中小企业研究奖评介及创业研究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1): 60–64. |
[2] | Baron R A.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a valuable tool for answering entrepreneurship’s basic " why” ques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4, 19(2): 221–239. |
[3] | Busenitz L W, West Ⅲ G P, Shepherd D, et al.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ence: 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 29(3): 285–308. |
[4] | Cable D M, Shane S. A prisoner’s dilemma approach to entrepreneur-venture capitalist relationship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7, 22(1): 142–176. |
[5] | Casson M.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5, 58(2): 327–348. |
[6] | Dew N, Read S, Sarasvathy S D, et al. Outlines of 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entrepreneurial firm[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2008, 66(1): 37–59. |
[7] | Gartner W B. Some suggestions for research on entrepreneurial traits and characteristic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89, 14(1): 27–38. |
[8] | Harper D A. Foundation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3. |
[9] | Hayek F A.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8. |
[10] | Hayek F A. The results of human action but not of human design[A]. Hayek F A.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 |
[11] | Hayek F A. New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 idea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
[12] | Katila R, Shane S. When does lack of resources make new firms innova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5, 48(5): 814–829. |
[13] | Katz J, Brockhaus R. Advances in entrepreneurship, firm emergence, and growth[M]. Greenwich, CT: JAI Press, 1997: 119–138. |
[14] | Kirzner I M. 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 and the competitive market process: An Austrian approach[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 35(1): 60–85. |
[15] | Kirzner I M. Creativity and/or alertness: A reconsideration of the Schumpeterian entrepreneur[J]. 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 1999, 11(1-2): 5–17. |
[16] | Low M B, MacMillan I C. Entrepreneurship: Past research and future challeng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88, 14(2): 139–161. |
[17] | Mason C. Handbook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n interdisciplinary survey and introduction[J].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005, 23(2): 211–214. |
[18] | Nicolaou N, Shane S. Can genetic factors influence the likelihood of engaging i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9, 24(1): 1–22. |
[19] | Penrose E T.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
[20] | Sarasvathy S D. Causation and effectuation: Toward a theoretical shift from economic inevitability to entrepreneurial contingenc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 26(2): 243–263. |
[21] | Shane S. Prior knowledge and the discove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0, 11(4): 448–469. |
[22] | Shane S.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 and new firm crea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01, 47(2): 205–220. |
[23] | Shane S. A general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The individual-opportunity nexus[M].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2003. |
[24] | Shane S, Venkataraman S.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1): 217–226. |
[25] | Shane S A. Why franchise companies expand oversea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6, 11(2): 73–88. |
[26] | Shane S A. Making new franchise systems work[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19(7): 697–707. |
[27] | Shane S A. The illusions of entrepreneurship: The costly myths that entrepreneurs, investors, and policy makers live by[M].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
[28] | Shane S A, Hoy F. Franchising: A gateway to cooperative entrepreneurship[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96, 11(5): 32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