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研究》工作论文

编号:WP2023-0040 online:23年9月11日
标题:区域性“全球价值链”下的自由贸易协定 正式论文
作者:李志远, 陈 鸣
单位: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上海 200433
摘要:厘清当前国际分工下的价值链分工具有全球性特征还是更具区域性特征,是探究当前国际分工构成,以及未来分工发展等根本性贸易问题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利用CEPII双边贸易流量数据库,测算产品的平均进口距离用于衡量1995—2014年间价值链生产在全球性特征上的变化,并与Eaton和Kortum(2002)框架下构造的理想“全球价值链”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潜力。研究显示,1995—2014年间“全球价值链”的发展极为有限,以平均进口距离为测度只增长了约300公里,距离理想的“全球价值链”下的进口距离差距很大。特别是中间品贸易的进口距离较短,说明价值链生产仍主要体现为区域性特征。在价值链呈区域性特征的背景下,各国更倾向于达成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以支持区域性的价值链生产,即一国价值链的区域性越强,则该国签订的贸易协定区域性倾向就越强。该效应体现为一国中间品进口距离增加100公里,则该国与其贸易协定伙伴国的平均距离就增加约389公里。文章揭示了当前价值链生产的区域性特征,部分解释了近年来多边贸易协定推进困难的原因。
PDF: